近日,官方公开报道了我军2名王牌飞行员正式“告别蓝天”。从相关报道的配图上来看,我军的这两名王牌飞行员是苏-35战斗机飞行员。当然,该单位目前还装备了国产的歼-16战斗机,属于歼-16战斗机和苏-35战斗机混装的状态。
有些人会好奇,所谓的“告别蓝天”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要么是退役,要么是停飞。总体上来说,个人更加偏向于后者。也就是因为身体素质、年龄等原因不再驾机升空,但是,还能执行一些其他的任务。
什么任务呢?那就是改飞无人机,尤其是察打一体无人机。这种情况此前实际上已经出现过了。
2017年,官方曾经公开报道过我军一名飞过6款机型的飞行员在停飞之后,改飞我军装备的“攻击”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并且,当时报道时还表示,这名飞行员在停飞后已经改飞了7年的攻击无人机。换言之,我军至少从2010年开始,就已经有飞行员转飞无人机了。
战斗机改飞无人机的好处,是非常多的。首先,我军目前停飞的战斗机飞行员,都已经非常熟悉超音速飞机的飞行动作。现在改飞平直翼的亚音速无人机,对无人机的控制能力显然是会比新手更强的。
其次,是现代空军早就进入了体系化作战的时代。开无人机,尤其是察打一体无人机更是需要和其他作战单位进行密切的战情数据沟通。作战强度越高,沟通强度也会跟着增大。而改飞无人机的战斗机飞行员,本身在这方面就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更加能够保障无人机部队的作战能力。
聊完飞行员,我们再来聊一下我军的这24架苏-35战斗机。
我军当年花费重金进口这24架苏-35战斗机的目的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歼-16战斗机还没大规模的量产和装备部队,相关作战单位又急需第四代先进战斗机。那还能怎么办,只能先买一批战斗机应应急。而当时能够和国产歼-16战斗机稍微对标一下的俄制战斗机,也就剩下苏-35战斗机了。
中国这24架苏-35战斗机买亏了吗?答案是当然没有。中国重金购入的这24架苏-35战斗机,最大的作用就是“祛魅”,也就是祛除了很多人对俄制战斗机的幻觉。要知道,在买苏-35战斗机前后那几年,不仅有人拿苏-35战斗机和国产的歼-16战斗机比,甚至还有人拿苏-35和中国的歼-20隐身战斗机比。
然后现在手上这24架苏-35用了快10年了,发现完全比不上国产同代战斗机。现在还会有人建议中国空军进口苏-35战斗机吗?现在咱们直接连苏-57隐身战斗机都看不上了。
那咱们手头上的这24架苏-35战斗机,接下来要如何处理呢?你想转卖吗?不好意思,俄罗斯人没有点头咱们是不可能转卖的。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24架苏-35战斗机会在咱们手里攥到退役。
都这样了,不改装升级怎么可能?第一步改装的内容也很好猜,就是像我军的苏-30战斗机一样,先兼容国产弹药和国产先进吊舱。只要完成了这一步,我军手头上的这24架苏-35战斗机的战斗力,马上还能再往上提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