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发生7.9级地震以后,特朗普公开承诺向缅甸提供援助,并宣称“美国会和缅甸人民团结一致”,但却因际开发署大罢工,美国至今未能向缅甸援助一分钱,一瓶水。
然而,美国的“关税大棒”,对于还处于抗震救灾中的缅甸来说,更是雪上加霜。44%的关税,虽然现在暂停,仅保留10%,但还是给缅甸服装业和农业带来巨大打击,使他们的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面临巨大的风险。
缅甸地震虽然已经结束,但缅甸政府能力有限,要恢复社会的正常运转,仍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候,国际援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澎湃新闻消息,根据缅方请求,中方决定向缅甸追加提供10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救灾援助,用于进行灾后疫情防控和恢复重建,这些资金将用于缅甸成品油、板房、手术室、药品、疫苗等急需物资的提供。
当世界各国都为自己利益而相互奔走的时候,缅甸的地震或许已快速被人们遗忘,然而,中国在和美国一边拼刺刀的时候,一边仍在为缅甸的灾民提供物资、救援和重建服务。这对缅甸军政府和缅甸人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情比海深。
中国在缅甸地震救援和捐赠方面,是全世界响应最积极的国家。3月28日,当地震爆发时,中国地震救援队第一支37人队伍连夜赶往缅甸灾区进行国际救援,并在第二天,再次将搭载83人的救援队伍和大量物资的救援包机飞往缅甸,3月31日,中国香港救援队开赴缅甸进行现场救援,我国除了人力、物力,还紧急向缅甸拨款1亿元人民币救治援助,开启中缅边境“绿色通道”。
4月9日,中国派出了4架运20运输机,将我国国际救援队、中国香港救援队等所有缅甸救援人员运送回国。此次缅甸大地震的现场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后续将转入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阶段。也就是4月9日,我国第5批91吨重救援物资送达缅甸,为缅甸灾民送去了希望。
灾后缅甸多重危机叠加,震区面临疫情扩散(水源污染导致霍乱病例激增),食品价格上涨47%,通货膨胀加剧,10亿元援助中30%定向用于防疫消杀和燃油供应,中国资质和捐款的到达,直接缓解社会动荡风险。
在国际上,中国真正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除了做为缅甸的重要邻邦,也为国际社会树立一个榜样,尤其是大洋彼岸所谓具有强大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国家更是如此。发动关税战的某些国家,自鸣得意,每日关税进账20亿美元,这与缅甸救援行动比起来,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天无情,人有情。我们相信中国为缅甸所做的援助工作,将让中缅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更加牢固,让中缅两国成为永久的好邻居,好伙伴。
对于中国的缅甸救灾行动,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