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上,有仙气缭绕的花舫巡游、百舸争流的龙舟竞技;街道上,有地道民俗的婚嫁巡游……今天,第十二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暨三林塘圣堂庙会开幕,市民争相前来观看,“这种民俗盛景,孩子们平日里很少看到,我们应该好好传承下来。”市民王女士表示。

在民俗文化节期间,三林老街化身沉浸式水韵剧场,为市民和游客构建起“水陆游线+非遗演艺”的多维体验空间。水上舞台上,编钟奏响江南丝竹经典曲目《老六板》,拉开专场音乐会的序幕。三林是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办公室所在地。本届民俗文化节,三林江南丝竹乐团邀请多支上海市首批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团体首次联袂登台演出,演出曲目少不了传统节庆的《欢乐歌》《行街》等经典曲目,同时也带来了《东滩晨曲》等新曲目。水陆沉浸式联动使游客感受江南水乡的民风民俗以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


另一边,前滩公园巷唱响海派文化的时空交响。俊男靓女身着汉唐明时期的华服演绎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世界舞龙冠军三林舞龙队携百米金龙如星河游弋,夜光龙狮在暮色中绽放璀璨霓虹;身着改良旗袍的时尚妈妈们脚踏高跟鞋在青石板巷弄间演绎海派摩登;招财小福龙热情邀约合影打卡送财福;舞台上轮番演绎国风慢摇、太极……摩登与古韵交织,国风混搭时尚的出街,让民俗文化历久而弥新。

255米的钱家滩路上,来自苏浙沪的60多个商家齐聚一巷。今年的民俗文化节将传统市集升级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沉浸式民俗体验空间。非遗技艺类活动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匠人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品牌餐食类活动可以让游客大快朵颐、一饱口福;文创衍生类活动可以让游客体验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个性服装、家具家电甚至汽车。逛饿了,三林崩瓜、下沙烧麦、高桥松饼、盐仓水晶年糕等非遗美食美物摊位令人流连忘返;逛累了,还可以去“书香上海”流动书房歇息一下、充充电。


民俗文化节还通过直播将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融合。活动期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强国直播 便民助农”将推出“上海民俗文化节专场”直播,世界武术冠军汤露作为“文化体验官”将在现场沉浸式体验龙舞、瓷刻等非遗项目,通过直播间对外展现三林镇非遗文化精髓,弘扬传统民俗技艺的魅力。同时,“强国好物推荐”将携手特色产品,吸引大量观众参与互动。

原标题:《第十二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水陆两栖”》

栏目编辑:华心怡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吴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