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

开车不喝酒

然而有的人不仅酒后驾车

上路发生交通事故还逃离现场

以为这样就能逃避法律追究

殊不知“法网恢恢”

近日

交警大队查获一名酒驾肇事逃逸人员

该男子在交通肇事逃逸后

于次日前往交警大队投案

然而检测结果显示

其体内酒精含量仍达到酒驾标准

案例警示

案发当日22时52分许,一辆小型轿车沿河西路由北向南行驶至温泉路口左转时,撞上中央隔离护栏,造成2节护栏、2根立柱和1根防撞柱受损。事故发生后,驾驶人弃车逃离现场,过路群众发现后立即报警,民警迅速展开调查,连夜查找肇事司机。


次日早上7时许,距离事故发生约8小时后,肇事车辆驾驶人王某迫于压力到交警大队一中队投案。到案时,王某身上仍有明显酒味。民警依法对其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为68mg/100ml。王某辩称是在事故发生后才饮酒,但民警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他的说法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民警根据调查情况逐一列举证据,揭穿了王某的谎言。


最终,王某如实交待了酒后驾驶鲁F0**DY轿车,在河西路温泉路口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违法事实。因其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违法行为,民警依法给予王某罚款、驾驶证暂扣、行政拘留的处罚,并由王某承担护栏修复费用。


心存侥幸酒后上路

引发交通事故后还选择逃逸

那就是错上加错!

❶ 饮酒后,人容易反应迟缓,如果车速为60km/h,反应慢1秒,车辆已经跑出16.67米。

❷ 酒精有麻醉作用,降低手、脚触觉能力,驾驶人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❸ 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车距和车速。


蜀黍反复强调多次

饮酒后不能驾驶机动车

因为酒精严重影响着

驾驶人的驾驶能力

严重威胁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招远公安提醒

生命无价,酒后不驾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请杜绝酒驾醉驾行为

切勿以身试法

那么,如果只是

撞坏护栏,该怎么处理?

答案是

选择留下,马上报警!

护栏属于道路交通设施,是社会公共财产的一部分。驾车撞坏交通设施后,驾驶人一定要及时报警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若驾驶人主动报警处理的,交警作出责任认定后,驾驶人购买有第三方责任险的,财产损失赔偿可由保险公司出。

驾驶人若选择肇事逃逸的话,则按照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处理,保险公司不会对任何损失进行赔偿。

来源:招远公安

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切记!

看更多招远事

文末可以写留言评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