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民国才女萧红最负盛名的作品,那一定非《呼兰河传》莫属。

这本小说一经出版便轰动整个文坛,作家茅盾不但对它赞誉有加,还亲自为它作序。

在书中,萧红以童年视角描绘故乡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通过多个底层人物的悲剧,展现封建陋习对人性的摧残。

这些陋习,在施暴者的口中,汇聚成一个冠冕堂皇的词——规矩。

这些所谓的规矩,就像一层厚厚的茧房,将人们困在狭小的空间,渐渐忘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有人说,底层人想要改变命运,需要莫大的勇气,也需要恰到好处的机遇。

可萧红却用独特的笔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

真正的贫穷,从不是衣衫褴褛,而是将腐朽愚昧的“规矩”刻进骨髓;

而比贫穷更可怕的,是那些被困在规矩里,逐渐失去光芒的灵魂。


小说中,胡家小团圆媳妇的遭遇,就像一场令人心碎的噩梦,刺痛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12岁的小团圆媳妇是胡家的童养媳,她长相俊美,乐观开朗。

但天性纯朴大方的她,却被满口规矩妇道的众人视为“没有规矩”——

因为她饭量大,到婆家第一天就连续吃了三大碗饭;

因为她落落大方,见到陌生人既不害羞,也不闪躲。

因为她喜欢笑,没有女人的矜持和含蓄......

一个小女孩所有的纯真天性,就成了这些人眼里的“不守规矩妇道”,小团圆媳妇也因此常常被婆婆毒打。

天长日久的暴力摧残,让她渐渐变得神志不清,周围的人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她是“撞了邪”;

为了“驱邪”,婆婆用滚水烫她,用冰水冰她,带着她跳大神,用尽了各种折磨手段。

最终,这个还未谙世事的女孩,在无尽的痛苦中悲惨地死去。


最讽刺的是,作为施暴者的婆婆从不觉得自己有罪,因为她从骨子里坚定地认定,自己就是规矩的捍卫者。

在她的认知里,“打媳妇是为她好”,为了“治疗”“中邪”的媳妇,她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坚信自己是在为儿媳“改命”;

而邻居们围观时满脸悲悯,仿佛在参与一场神圣的仪式。

但他们却从来都不曾质疑所谓的“规矩”本身是否荒诞——女人必须低眉顺眼,童养媳活该挨打,寡妇注定晦气……

这些众人眼里“天经地义”的教条,早就被炮制成集体无意识的绞索,将一条如花般绚烂的生命,绞杀在所谓的规矩里。

而现实生活中,那些因陈腐陋习引发的悲剧,其实也从未完全消失。

比如某些地区重男轻女的顽疾依旧存在,女孩很容易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有些地方甚至连女性上桌吃饭都不被允许。

比如有些地方依然盛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有的家庭甚至为此欠下一大笔债务;

在家庭里,又有多少女性被困在“贤妻良母”的标签里苦苦挣扎?

你看,生活中有很多“规矩”从不写在纸上,却比铁锁链更能束缚人心;

这世间有很多“潜规则”从不公开说明,却往往能轻易改写一个人的人生。


老胡家的大孙媳妇,曾经也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

她温柔贤惠,每天都弓着腰洗衣做饭,在生活中处处讨好婆家人,但依然会经常被丈夫和婆婆打骂。

她默默忍受着一切不公与委屈,就像一只被驯服的羔羊,不敢发出半点反抗的声音。

因为彼时的她,也从心底认为女人生来就应当“守妇道”,忍受打骂是理所应当。

所以在小团圆媳妇进门遭婆婆毒打时,她一直在冷眼旁观。

直到看到这个朝气蓬勃的小姑娘被老胡家百般虐待致死,她才如梦方醒,才发现从前的忍气吞声根本就是作茧自缚。

她终于意识到,再继续在这个家待下去,她的下场也将和小团圆媳妇如出一辙。

于是在某一天,她鼓起勇气逃离了这个噩梦般的家。

这一次逃离,是她对命运的勇敢抗争,也是她心灵觉醒的开始。


如果说这种觉醒源自于一个鲜活生命骤然离世的巨大震撼,那有二伯的抗争,则来源于骨子里那股“不认命”的劲。

有二伯是一个底层长工,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小地方,他的地位卑微如尘埃。

但他没有选择完全屈服,而是用疯癫对抗尊卑,用貌似无赖的方式撕破“认命”的遮羞布。

他偷铜盆,这种在别人眼里不道德的行为,对他来说,却是对主人权威的一种挑战;

他骂东家,将平日里积压在心中的不满尽情宣泄;

他自称“有二爷”,试图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为自己争取一点尊严。

在那个所有人都“跪着”的世界里,只有他一直想要“站起来”,哪怕只是短暂地挺直脊梁,也要保持昂扬的姿态。

他的反抗,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没能掀起惊涛骇浪,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底层人的觉醒,往往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

一次逃离、一场疯闹,甚至一滴不肯坠落的泪,都可以是对“规矩”的宣战。

而当一个人拥有了逃离枷锁的清醒,往往就开启了灵魂的觉醒之旅;

当一个人有了撕破“认命”遮羞布的勇气,就已经迈出了改命的第一步。


小说中的冯歪嘴子,是呼兰河小镇上一个普通的磨坊工人,他却做了一件让整个呼兰河都为之震惊的事情。

他与寡妇自由恋爱,在那个封建守旧的时代,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寡妇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人”,而一贯奉行“媒妁之言”的呼兰河人,更是将自由恋爱视为“败坏风气”。

与寡妇谈恋爱的冯歪嘴子,显然是触碰到了众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忌。

可他一点都不在乎,他对这些所谓的“寡妇禁忌”嗤之以鼻,毅然决然地遵从内心,选择了自己的爱情。

他带着妻子在村民漫天的唾沫星子里搭起充满爱意的窝棚。

妻子难产去世后,他拉扯着两个幼子拉磨、卖黏糕,任凭旁人讥讽他为“绝户头”,却依然乐观坚强,满怀希望:

“老大会叫爹了,老二能帮我牵驴了”......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确幸”,都能成为他滋养生活的养料。

最后,这个被称作“下等人”的汉子,硬是在绝望里长出了自己的筋骨,在众人的唾沫星子中开辟出自己的幸福之路。


他改命的密码,只有4个字——打破规矩。

打破“寡妇禁忌”,他赢得了珍贵的爱情;

打破“认命哲学”,他独自一人养活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打破“阶层枷锁”,他重构了自己的生活边界。

他就像呼兰河岸边最坚韧的野草,无论遭遇多大的风雨,都能野蛮而无畏地生长。

他也用自己的倔强和“不认命”,告诉我们每一个想要冲破命运藩篱的普通人——

逆天改命从来不是靠天降馅饼,而是有勇气亲手砸碎那些困住自己的“规矩”。


萧红用她蘸着血泪的笔,写下了呼兰河最扎心的生存寓言——

物质的贫穷,通过努力总有一天能够摆脱,精神的自我驯化,才是永恒的牢笼。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活在“别人都这样”的惯性中,浑噩一生而不自知......

但庆幸的是,也有人敢于打破成规、敢于点燃火把,做第一个刺破黑暗的人;

真正的英雄,是在看清规则的虚妄后,依然能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人生。

唯有在绝望里生长出最坚硬的铠甲,才能完成对命运最有力、最凶狠的反击。

作者 | 陌菲,7年一线期刊作者、全网流量300万+爆文作者。公众号:陌菲聊写作。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狸爱CUC,公众号:笙夜时间。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