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的过程,无论是谁都要面临死亡这一结局。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根据联合国统计,癌症是世界上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

一旦患上癌症,常人看来是九死一生的结局!抗癌成功的例子不乏有,但有一个人的抗癌经历却无比神奇!他就是被誉为“抗癌第一人”的凌志军!2007年,凌志军被确诊肺癌晚期,并且癌细胞的肿瘤已经扩散到全身各处。医生给的诊断书表明他或许最多只有3个月的时间了!

于是,他和家人转辗多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医院,但专家们大多都建议他化疗,但凌志军见识了自己父亲在化疗时的痛苦经历,依然决然放弃化疗,将剩余的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凌志军好好地活过了5年,并且当他再次去检查时,医生都感到了震惊,他身上的癌细胞水平大幅度降低,他到底是咋做到的?



一,从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到身患癌症。

首先凌志军是谁?

凌志军1953年出生于上海,在北京长大,但家庭条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好。凌志军15岁开始到工厂做工,16岁又到乡下做农民,19岁参军入伍。短短四年间,凌志军身份转变相当之大。随后几年,凌志军相对稳定了下来,直到1978年,他才调回北京工作。

1988年成为新华社记者,199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随后成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记者,畅销书作者,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仅仅从这些经历来看,凌志军完全是低开高走的人生赢家啊!

但就在2007年2月的一个晚上,一次突然的发作差点毁掉了凌志军今后的生活!就在那一天晚上,刚刚结束工作的凌志军身体又开始不舒服了,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情况了。但是今天这一次不一样,凌志军直接混到,他的家人、同事一起将他送医检查。

本以为是近期工作劳累,只是些小问题罢了,但医院给他的诊断书却是晴天霹雳!诊断书上写了“肺癌晚期”四个字,无异于是宣判了“死刑”!



二,四处求医,放弃化疗

凌志军在确诊肺癌晚期后,就开始四处奔波,从北京到上海,全国很多有名的医院都到过,但检查的结果已经摆在了那里。凌志军患肺癌晚期,全身各处都有扩散的肿瘤,包括脑部,肝部,肿瘤都很严重。

不仅国内,凌志军还联系过外国的肿瘤专家,但那位外国专家也推荐了一位国内的肿瘤专家。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功,但还是给他带来了一点好消息。专家会诊后表示,凌志军脑部的肿瘤可能不是肺癌导致的,可能另有其他原因。

即使是一系列的拜访求医,医生还是建议凌志军先做手术,再进行长期化疗,这样或许可以多活几年。但是凌志军会想起曾经,自己的父亲与自己有着同样的遭遇,身患癌症。凌志军始终无法忘记他的父亲在化疗时的痛苦。

最终在自己和医生的共同决定下,凌志军选择手术,但拒绝了长期化疗!凌志军自己说:“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不是绝症!”手术出院后,凌志军就开始了自己的康复过程。



三,凌志军的“康复九策”

事实上,凌志军敢做出不化疗并非鲁莽而为,而是有着自己的考究。他认为:“对于治疗,盲目的全盘接受和,或者盲目的全盘拒绝,都会铸成大错。”所以他选择了相信自己,抵御癌症最好的武器就是我们的身体!于是凌志军有了自己的“康复九策”,这些基于非医学意义的治疗。

凌志军说:“作为癌症的患者,我应当——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你应当接受的治疗;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你不应当接受的治疗;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哪些治疗是你应当接受的、哪些治疗是你不应当接受的。”

在我们看来,按照他这样干,会被打上不遵医嘱名头,结局只是齐桓公小白不听扁鹊之言的结果。但凌志军做到了!他的办法,不需要鞍马劳顿求药寻医,只需要拥有足够的信念、理智、毅力、和耐心,加上亲人和朋友的关爱。

在手术过后,凌志军辞去了工作,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了自己的家人当中,陪伴着他的妻子和儿子。辞去在北京的工作后,凌志军和家人来到深圳郊外“隐居”了起来,并且开始了自己的治疗。



在凌志军出院之时,他的医生刘向阳大夫给他说了句话:“不要以为手术、化疗、打针才是治疗。其实走路也是治疗,吃饭也是治疗,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治疗。”

这一言点醒了凌志军。在深圳郊外“隐居期间”,凌志军坚持每天5公里,通过运动促进抗癌物质的分泌,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大量的饮水和增加粗粮的摄入,强化自己的身体!

凌志军自己的“康复九策”也是如此:

1. 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

2. 改变生活方式

3. 做好五件事 :吃、喝、拉、撒、睡

4. 适量散步

5. 多晒太阳

6. 深呼吸

7. 修炼一副好心情

8. 沐浴在家人和友人的关爱中

9. 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谓久病成医,凌志军自己后来总结到,癌症患者的康复前途取决于三个因素:

1,癌细胞本身的性质,即常说的恶性程度和发展程度;

2,患者本身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3,治疗。

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无法决定癌细胞本身,治疗方案也主要由医生考量。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凌志军的“康复九策”就是对自我的调整,都是一些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事。

就这样,时间过去了5年,2012年3月15日下午。按照凌志军的记录,那天下午,他的家内笑声不断,彼此心情意外的开心。因为在上午的检查显示:身体状况一切正常,颅内病灶消失,肺部位发现新的异常,手术后的区域也重新恢复。



医生说出了一句久违的话:“不再把自己当作病人了。”也就是说凌志军的癌症完全康复了!从癌症确诊到决定治疗方案,再到5年时间的坚持,自此宣布凌志军抗癌成功!

凌志军用自己的坚毅成就了这番传奇的抗癌经历!后来,他将自己的抗癌经历成书《重生手记》,一直激励着更多的抗癌患者。

结尾:凌志军的抗癌经历感人肺腑,但是医生强调过,凌志军的康复存在个体特异性,自愈现象较为罕见。人们可能无法复制凌志军的抗癌经历,但是凌志军的精神是我们人人可以学习的。

那种乐观积极的精神,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是一副良药。还有爱的力量!爱的力量也是凌志军“起死回生”的重要支柱。凌志军妻子也表示,或许患者家属在精神上的压力与摧残不比患者本身,战胜癌症是需要患者与家属一起度过的关隘!

无论病魔如何摧残,无论生活面对如何的压力,秉持理性乐观的精神,是战胜一切的前提。只要心中还有一丝希望,人生就永远没有“完蛋”!

参考资料:

凌志军《重生手记》;凌志军 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