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是胡萝卜,一手是大棒。当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浪潮席卷全球,有些国家犹豫观望,有些国家俯首求和,而中国却挺直了脊梁,坚定地对美国发起了全面反制。面对中方一连串的精准打击,特朗普终于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中国,就在125%对华关税生效,特朗普于4月10日突然宣布对75个国家暂停90天“对等关税”。在经济领域磨刀霍霍的同时,美国在军事领域的对华态度却耐人寻味。
就在特朗普大赦75国的同一天,美防长赫格塞思明确表态不寻求对华开战,但表示美军要在巴拿马重建军事基地。由此暴露出当下白宫战略逻辑的深层悖论。可以说,这种“经济示缓”与“军事示强”的诡异组合,恰恰折射出美国在维持全球霸权与应对中国崛起之间的战略迷失。
首先来说,特朗普并没有幡然醒悟,也没有突发善心,他的关税大赦就是多重压力下的策略性收缩。原因很简单,关税大棒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数据显示,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84%关税后,美国本土通胀率攀升至6.8%,包括沃尔玛、家得宝等零售巨头的库存积压量达历史峰值的132%。
此后,在中国的示范性带动下,加拿大、欧盟、东盟等经济体集体启动报复性关税,使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在2025年首季度同比下降27%,直接威胁到特朗普的农业州票仓。根据白宫经济顾问团队的统计,持续七年的关税战已使美国损失1.2万亿美元GDP和24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所谓的“暂停对等关税”,本质上是为陷入困境的美国企业争取喘息空间的战术调整,也为特朗普下一步战略调整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经济上无法让中国俯首称臣,特朗普自然没有底气在军事上继续主动挑衅中国。然而,美国对华军事威慑的战略部署始终没有停止,遏制和打击中国的海上生命通道就成为特朗普及其幕僚团队的重点。一旦美军在巴拿马运河重新部署军事基地,那就意味着未来美国可以随时威胁到我们的海上运输线路,这也是此前我国政府干预李嘉诚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跨境支付系统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49%,而美元份额跌破40%。
将军事与经济相结合,美军试图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真实动机,就是应对中国在太平洋-大西洋航运通道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基建方面,中远海运集团在运河东西两岸建设的集装箱码头,目前可以处理全球12%的海运货物,这让特朗普更加忌惮中国影响力在区域的持续扩散。既要维系美元循环体系,又要遏制中国贸易网络扩张的战略矛盾,这让美国政策出现精神分裂式的摇摆。既然在关税战上打不赢美国,特朗普政府就企图通过军事手段达到“温水煮青蛙”的目的。
只不过,美国还是高估了自身的影响力。此前,特朗普在高呼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时候,就遭遇巴拿马政府的严厉回绝。而当赫格塞思提出重启运河区军事基地时,巴拿马公共安全部长弗兰克·阿布雷戈同样当场回绝,强调主权问题不可谈判。只能说,巴拿马作为不畏强权,更多的是考虑国家利益。
目前,中国企业运营的科隆自贸区处理着运河38%的货运量,巴拿马34%的5G基站由中国华为承建58。一旦巴拿马同意美国驻军,必然要和中国交恶,这显然不利于该国的发展。中国与巴拿马签署的《21世纪海事合作框架》已将双方合作扩展至港口建设、数字基建和清洁能源领域,当美国仍沉迷于军事存在时,中国已通过“一带一路”构建起深度融合的区域经济生态。
从根本来说,赫格塞思的“不寻求与中国开战”的表态,本质上是对中国反制能力的战略忌惮。在夏威夷会议,他坦言如今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这种改变的背后,就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全面崛起。从长远来看,美国依然沉迷于通过“关税大棒”与“军事基地”来对付中国,而中国正通过制度型开放重塑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打铁还需自身硬,特朗普式的威逼利诱终将被时代抛弃,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成为全球共识,为美国霸权敲响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