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承载着对劳动的礼赞、对创造精神的传承。值此佳节之际,我们以“笔墨赞劳动·丹青颂时代”为主题,汇聚当代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通过艺术语言歌颂劳动之美、弘扬时代精神。
劳动是文明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本次展览以书画为媒,汇聚艺术之力,礼赞劳动精神,艺术家们以笔墨抒发对劳动的赞美,用丹青描绘时代的辉煌。作品既传承中华书画的笔墨精髓,又融入时代脉搏,展现劳动精神与艺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值此展览,向所有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愿艺术与劳动共舞,绘就更加绚丽的时代画卷!
艺术家简介
李培玉,男,汉族,山东临朐人,一九五五年生,大专文化,现为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近几年来,参加了国内多次书法展览,获得金、银、铜奖。
神不外散 真气内敛
——观书法家李培玉先生作品有感
李培玉,这位涵养深厚的文人雅士,在当今书坛界内可谓是得道已久。数十年来,寒暑不辍的笔墨耕耘,铸就了其卓尔不群的书法境界。看其笔墨挥毫,真可谓是逸笔生辉,字里行间尽显魏晋风骨之神韵。每一幅书法作品,也始终都是恪守着“立意为上,技法为用”的翰墨真谛。所以对比寻常书家的徒事雅逸之形,李培玉先生的书道则更见其胸襟之豁达,气度之恢弘,自能于静穆中蕴含万千气象,返璞归真,不骄不躁。此般境界,实非大智慧者不能至也!
在笔墨功夫上,李培玉先生是深谙帖学的沉郁朴华,书由帖出,取法正宗,既师先贤遗韵,又得文人气度的加持!故每每提笔时,皆是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尤令人叹服者,乃其行笔时对线条的驾驭已臻妙境——笔锋所至,精神贯注其中;墨痕过处,气韵流溢于外。其用笔骨力内含而气韵生动,结体深秀隽永而风规自远。由此通篇观之,真乃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所谓笔落纸上,精神能冲其中,气韵目晕于外,正当如是!徘徊翰逸,功夫到境,一切尘俗蹊径,自扫除净尽矣!
李培玉先生书法,从不单单以妍媚或厚重取胜。而是能在均极随意间,无所拘牵,无所束缚,惟稍有霸悍之气。观之,书风至古,清气满乾坤,仿佛欣赏其书,便能窥见其心迹,又如品清茗般,可以徐徐流露出魏晋士人的书卷气。一幅写就,恍若与右军把臂入林,同鲁公对坐论道,千年文脉于此书中生生不息!手卷长幅似大江东去,楹联巨制则具庙堂气象,无论尺幅大小,皆能以文心为骨,以气韵为魂。而一幅书法作品若是没有这些最基本的底蕴性,那么所谓的书法家,也不过就是一种商业化名誉。
神不外散,真气内敛。在如今这个浮华成风、追逐速成的时代,能够甘守文人寂寞之道,恪守翰墨正脉的艺术家,已然是凤毛麟角。今李培玉先生耕耘书坛多年,期间以文化传承为己任,又自觉肩负起了延续书道文脉的使命,这无疑就是令人敬仰的书家典范,心手双畅,书道合一。当代书坛若欲追寻真正的艺术高度,那么李培玉先生的书功修为,便就是最为崇高的标杆与镜鉴。或许,先生也是在启示我们:唯有回归文化本质,方能守住翰墨初心,也唯有在浮世间立定精神,方才能将书法文脉薪火相传!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3月25日 书于北京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