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洪纳海镇,12900余名各族群众生活在这片山川壮丽、草原广袤的土地上。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洪纳海边境派出所户籍室内,每日都在上演温暖人心的故事,而主角便是哈萨克族户籍女民警哈尔丽哈西。

“三个一”工作法,小窗口里的大情怀

“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这句质朴热忱的问候,是哈尔丽哈西迎接每一位办事群众的开场语。在户籍窗口服务的十年里,她深知,办理身份证等业务看似平常,实则潜藏诸多复杂问题。面对各类棘手难题,她总结出“三个一”工作法,成为行动指南:以如沐春风的热忱笑迎每一名群众,用不厌其烦的耐心解答每一次咨询,凭一丝不苟的专注办理每一项事务。她的热情并非浮于表面,从眼神到行动都全身心投入——每一个真诚的微笑、每一回专注的倾听,都让群众如沐春风,满意之感从窗口传递,深深印入心间。


图为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君居马正在为库某办理相关业务。


图为库某办理完业务后,对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君居马进行服务评价。

“大爷,这几份材料您一定得准备齐全喽!”哈尔丽哈西手中拿着手写的材料清单,贴近窗口逐字叮嘱:“身份证、户口本,还有村里开的证明,一个都不能少。准备材料时要是有难处,您随时来找我,别发愁!”户籍室里人来人往,喧闹声此起彼伏,她的声音却清晰坚定。这平常的叮嘱,是她扎根户籍岗位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早已成为工作日常最温暖的“注脚”。


图为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君居马与管区民警袁铁成正在群众家中进行走访,为群众解答户籍方面的相关知识。

“我们这儿多是说着乡音的老人和文化程度不高的乡亲,办起事来难免摸不着头绪,咱说话得慢些、细些。”哈尔丽哈西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面对农村群众,她习惯蹲下身、俯下身理解需求;遇到眼花的老人,把所需材料写在便签纸上,用红笔圈出重点;碰上听不懂政策的乡亲,就打比方、举例子,把“户籍术语”翻译成家常话。在她看来,换位思考不是简单的设身处地,而是钻进群众生活里,把“我来办”变成“咱们一起想办法”,让政策的温度通过耐心沟通,实实在在传到群众心坎里。

为民解忧,从年龄更正到契税减免

2月24日,管区民警马涛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了69岁鲁爷爷的困境。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鲁爷爷身份证上的年龄登记错误,致使家庭困难的他无法享受低保。马涛返回派出所后,第一时间将此事反馈给了哈尔丽哈西。得知情况后,哈尔丽哈西立刻与马涛一同前往鲁爷爷家中。听完鲁爷爷的讲述,她坚定地承诺:“爷爷,您放心,我回去先查资料,要是确实有误,一定帮您解决。”她心里清楚,时间跨度这么大,更正年龄绝非易事,但为民服务的使命感驱使她毅然踏上了这条艰难的道路。


图为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君居马与管区民警马涛正在鲁爷爷家中进行走访,了解具体情况。

回到单位后,哈尔丽哈西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争分夺秒地查阅资料。她利用休息时间前往民政局等部门,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寻找线索,还积极联系鲁爷爷原户籍地派出所,反复核实身份、查阅户籍底册。经过多日的不懈努力,终于为鲁爷爷补齐了佐证材料,成功解决了年龄更正问题,给鲁爷爷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群众从最初带着难题找上门时的为难,到最后事情解决后的真诚感谢,这中间凝聚着哈尔丽哈西无数的心血。正如她所说:“小户籍蕴含大智慧,只要用心,终能赢得百姓认可。”


图为群众库某将一面写有“为民办事神速 尽心尽力尽责”的锦旗送到派出所,对户籍民警帮助解决的困难表示感谢。

今年3月24日发生的一件事,至今仍让哈尔丽哈西记忆犹新。一位老人的儿子库某来到户籍室求助。原来,七八年前老人购房后未及时办理不动产证,如今办证需要缴纳1万余元的契税。哈尔丽哈西心生关切,当即决定帮忙。此后,她往返于乡镇政府、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村委会之间,协调处理繁杂的手续。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沟通能力,她为老人争取到了政策优惠,节省了8000余元。4月1日,一面写有“为民办事神速 尽心尽力尽责”的锦旗被送到派出所,老人儿子库某的感激之情,就是对她辛勤付出最好的见证。

多语服务,架起民族团结 “连心桥”

4月2日,户籍室内一段偶然的对话,再次彰显出哈尔丽哈西的细心与担当。一位阿爷爷前来咨询小孩身份证过期办理的事宜。交谈结束后,阿爷爷与旁边的老人用哈萨克语交谈起来。哈尔丽哈西一边为其他群众办理业务,一边敏锐地捕捉到他们对话中提及孙女身体状况欠佳的信息。她立刻把阿爷爷叫到一旁询问,得知阿爷爷的孙女患有脑瘫,行动不便。哈尔丽哈西毫不犹豫地说:“爷爷,我们为行动不便、患病群众提供上门办理身份证的服务,我和您一起去家里。”随后,她与管区民警刘丙舰前往阿爷爷家中,细心采集照片、办理新证。哈尔丽哈西还对阿爷爷说道:“身份证办好后,我再给您送到家里来。”并且,她自己垫付了办理身份证的费用。像这样为上门服务对象垫付费用的情况,在哈尔丽哈西十年的工作中数不胜数。每一次面对困难群众,她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图为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君居马上门为患有疾病的群众办理身份证。

哈尔丽哈西精通汉语、俄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语五种语言,这项技能成为她在多民族聚居地开展工作的得力工具。凭借语言上的无障碍沟通,她打破了服务障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各族群众的需求,从而提供贴心、高效的服务。

十年坚守,零投诉的为民答卷

哈尔丽哈西以精湛业务能力和辛勤付出,在户籍窗口演绎“小岗大爱”,赢得广泛赞誉。洪纳海边境派出所户籍窗口秉持“小窗口、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定期深入辖区、偏远牧区,发放户籍制度宣传单,面对面宣传户籍知识,让群众了解户籍业务,使群众在办理业务时更加便捷,切实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延伸窗口服务范围,拉近警民关系。


图为户籍民警哈尔丽哈西·君居马正在为辖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

十年坚守,哈尔丽哈西用行动谱写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收获了一份珍贵的成绩——户籍工作零投诉。在洪纳海镇,这位“户籍守护者”的故事仍在继续,她用温暖与坚守,诠释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也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刘云虹

稿件来源:平安天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