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来摄政王,许多人想到的都是北周时期在四年的时间里杀了三代皇帝的宇文护,那个时候还没有摄政王这个称号,但是他的权力在北周时最大的,一时间权倾朝野。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朝代也多有“摄政王”,像是我们所知的西周初年因为成王年幼而摄政七年的周公,也有趁机称帝的武则天、杨坚。

直到清朝的时候摄政王才算是一个朝廷职位,而清朝一共出现了两个摄政王,一个是晚清腐败时期极尽奢靡的慈禧,还有一个就是清朝开朝奠基者多尔衮



清朝逐渐稳定的时候,多尔衮却在一次围猎的时候因为摔下马而暴毙了,这让许多人都不相信骁勇善战的他怎么会就这样暴毙了。

在他死后没几年还被褫夺了封号,受尽侮辱这究竟是为什么?多尔衮死亡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死因之谜

多尔衮是清王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孩子,在多尔衮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参政议政了,虽然多尔衮的能力突出但是和继承皇位的皇太极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从小就跟着努尔哈赤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少年时期就开始处理家政,皇太极在继位之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清朝第二个皇帝,但是也是清朝名义上第一个皇帝,毕竟在皇太极继位之后才将国号改为大清的。

皇太极继位之后,对多尔衮并没有所忌惮反而是加以重用,清朝历代皇家子孙都是文武双全一般的存在。



多尔衮多次征战沙场,特别是在明清两国之间的战争中,多尔衮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皇太极去世之后,福临登基改年号为顺治,多尔衮也是在这个时候挥军南下将国都定在了北京,福临继位的时候只有4岁,多尔衮作为皇太极的弟弟,能力显著之人自然是坐上了摄政王的位置

在政治建设上,不得不说多尔衮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在定都北京之前他就废除了贝勒亲理部事的制度,将明朝现成的制度进行了改革,虽然尚书职位皆是由满人担任,但是也会重用汉人。

可是功高盖主之人,自然是被主上忌惮的,当时皇太极驾崩的时候,能够继承大统的只有长子豪格、四子叶布舒、五子硕塞、六子高塞、七子常舒、九子福临、十子韬塞。



可是众多孩子中有能力的只有豪格和硕塞曾经参与过军机要务,但是由于豪格与多尔衮之间积怨极深,多尔衮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扶持豪格上位。

这时候作为福临母亲的孝庄皇后便和多尔衮携手将只有四岁的福临扶上了皇位,多尔衮在摄政八年之后却突然间暴毙。

在一次围猎的时候,在马背上征战大半生的多尔衮却坠马重伤,在不久之后离世了,历史上记载的死亡原因是素婴风疾,也就是现在的脑血管疾病



可是他的真实死因在大多数人心中都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在他坠马当日根据侍从的话,当天多尔衮没有任何异常的现象。

而且在他死后仅仅数日就遭到了顺治皇帝的清算,这也使许多人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多尔衮必定是并不被皇室所容。

说法多尔衮在摄政期间独揽大权行事风格十分高调,其仪仗规格按照的是皇帝的规格,孝庄为了保护顺治帝的皇位,在多尔衮重伤期间借机下毒加速多尔衮的死亡速度。



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受辱

其实后世这样猜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多尔衮去世之后每两日他的府邸就被顺治抄没了,党羽尽数被洗清,就连封号都被褫夺了。

而安上的罪名却是“非分僭越”,生前没有一点讨伐的意思,刚刚去世就做出这般行径,不恰恰证实了皇室害怕多尔衮从中夺权吗?

多尔衮因为身体原因,一生只留下了一个女儿,还有一个从弟弟那边领养的儿子,在他死后对于顺治的皇权已经是没有任何的威胁了。



按道理来说,那毕竟是顺治的叔叔,也是曾经拥立自己为皇帝的人,可是他不仅被褫夺封号,甚至在下葬之后还不得安宁。

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政治,顺治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像是皇室宗亲贝勒不准插手国事,禁止各旗自行圈地统治等等。



“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提升自己的威严,顺治势必是会找一个“出头鸟”的,多尔衮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就这样他将多尔衮的墓给挖了,还对多尔衮的尸体实行了鞭刑。

多尔衮就这样从摄政王变成了对清王朝影响最大的人,直到乾隆开始把持朝政,多尔衮才被平反,他的墓地才被重新修缮。



结尾

从现在翻拍古装电视剧的数量来看,故事的背景大都发生在清朝,像是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利,兄弟残杀,骨肉分离。

多尔衮对于清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没有一个君会喜欢一个功高盖主的臣子,即使两人同样都是皇家子孙。



39岁的多尔衮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洪流之中,留下的只有曾经的丰功伟绩可是却在事后没多久曾经的荣誉也被撤销,那些属于他的荣誉也不复存在。

您还知道清朝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1.爱新觉罗·多尔衮——百度百科
2.《哪两道城门,见证大清皇父摄政王的一生?》——光明网
3.《揭开摄政王多尔衮塞外猝死之谜》——齐鲁壹点
4.《揭秘多尔衮死亡之谜》——百度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