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张喜海,专注骨病40年。

中医认为,腰突调理需整体与局部结合,若仅依赖手术而忽视对体内寒湿瘀阻、肝肾亏虚等根本问题的调理,筋骨功能未完全恢复,病邪易再次积聚,从而出现症状反复。



我有一位患者,58岁陆先生,腰突20多年,2020年做过微创手术失败,期间贴药缓解了些,后来又做了一次微创,今年年初又开始感到腰疼,屁股疼,变得怕冷,双下肢麻疼感难忍,肌肉也明显萎缩了。

为了更精准辨证,我给陆先生做了中医四诊。

初见陆先生,望其身形佝偻,双手扶腰缓慢落座,面色苍白无华,双下肢肌肉明显萎缩,小腿皮肤偏暗、温度偏低。闻诊时,其语声低弱,呼吸平稳,未闻及异常气味,偶因疼痛发出轻微呻吟。问诊得知,他腰突病史已 20 余年,2020 年及之后分别做过两次微创手术,术后贴药曾稍缓解,今年年初起腰疼、屁股疼复发,且愈发怕冷,双下肢麻疼难忍,行走时麻木感加重,需频繁停下休息,肌肉萎缩以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明显。疼痛遇寒加重,得暖稍缓,呈冷痛伴刺痛感,夜间麻疼常影响睡眠。饮食尚可但食欲欠佳,大便偏溏,小便清长,无口干口苦。随后切脉,脉象沉细弦紧,舌质淡、苔白。

根据中医四诊我辨证陆先生当属阳虚寒凝、气血瘀阻之证。因其久病腰突,手术耗伤气血,年近六旬肾阳渐衰,寒湿乘虚侵入,凝滞经络,故见腰臀冷痛、下肢麻疼,遇寒加重;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肉,遂致双下肢萎缩;

因其病症以阳虚寒凝、气血瘀阻为主,为此我将为陆先生采用中药外用热敷法,其腰臀冷痛、下肢麻疼因寒湿凝滞、气血不畅而起,热敷方中制附子、干姜、桂枝等可温肾助阳、驱散寒邪,改善怕冷、冷痛;川芎、红花、乳香没药活血逐瘀,缓解刺痛与麻木;伸筋草、透骨草舒筋通络,杜仲、川牛膝补肾强骨,助肌肉恢复。通过热敷的方式,增强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之效,改善局部循环,缓解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



方:制附子、干姜、桂枝、细辛、川芎、红花、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杜仲、川牛膝等等(具体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四周后,陆先生自诉腰部和臀部的疼痛明显减轻,不再像之前那样持续冷痛,怕冷的情况也缓和许多,即使天凉了,身体也不会觉得格外不适。双下肢的麻疼感减轻不少,走路时不再频繁被麻木感困扰,能走得更远,不需要频繁停下休息。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的肌肉萎缩没有继续加重,触摸时感觉比之前有力一些。整体精神状态也比之前好很多,身体轻松了许多,现在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没事还能出去散散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