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索索队长 FitEmpire健身领域

很多人健完身第二天浑身酸痛、精神疲惫,就紧张焦虑,感觉自己是不是训练过度了?



更有甚者,索队见过一个学员练一休一,生怕自己训练过度,影响增肌效果。

那么,到底怎么判断是不是训练过度呢?

等不及了,索队要发车了!今天的车速比较快,大家慢慢阅读!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公司立场无关。文章仅用于和读者交流、知识普及,不作为疾病诊治建议,部分专业词汇仅为引用专业知识,配图来自互联网和AI,侵删。

训练过度≠训练过多

你觉得你练得多,所以就是训练过度、影响肌肉增长了?并不完全是!

比如说你某天特别拼,框框做了30组二头肌弯举,但这也不代表你的二头肌就过度训练了呀。

更不必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恢复能力都不一样,不能简单地靠“练多了”或者“练伤了”来判断是否训练过度。

“练太多、练太狠”只是训练过度的冰山一角

训练过度是一种身体和精神双重受损的状态,它是由各种各样的压力累积引发的,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失衡,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判断训练过度的4个关键点:

1.心理压力过大、丧失训练热情:过度训练会影响心理健康,通常会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非常明显,很可能会对训练计划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丧失训练热情。

2.睡眠质量严重下降:2018年4月发表在《前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训练负荷增加30%时,睡眠的质量和数量会下降,而且较差的睡眠是过度训练的常见表现之一。

3.持续下降的身心和训练表现:注意,索队这里说的是“持续”。



如果你只是某一天状态不佳还能勉强练完,或者几次训练表现不太好,很可能就是短期的疲劳或临时低潮,这并不算真正的训练过度。

不仅如此,疲劳也是过度训练最常见的身体迹象之一,表现也是持续的疲倦,哪怕休息后也不能改善。

4.持续的肌肉劳损和酸痛:肌肉酸痛是过度训练的主要指标之一,即使在休息时间后,个人也可能会出现持续的酸痛,可能是过度劳损导致肌肉纤维微撕裂导致的。

导致训练过度的情况

训练过度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的,但有些特殊情况或行为习惯确实容易让人踩坑,尤其是下面几种类型的人和做法。

1.皮质醇异常升高

经常超负荷训练会给神经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你可能出现无法专注,整个人冷淡、没有动力、偶尔头痛这些训练后遗症,感觉像彻底废了一样。

这时候还伴随着皮质醇的升高,它并非完全是坏东西,皮质醇在训练时能分解糖原和脂肪,提供能量给肌肉收缩。

因为皮质醇和睾酮都需要同一种原料(孕烯醇酮),如果高皮质醇高状态长期存在的话,就会导致睾酮分泌减少(而睾酮是促进肌肉增长的重要激素),如果睾酮缺乏/低睾酮,会让你肌肉萎缩,脂肪增加,甚至性欲下降。

一般来说,“没有晨勃、性欲急剧减少”就是高皮质醇/低睾酮的最典型表现之一了,另外皮质醇过量还会导致身体水潴留和肌肉扁平化。

所以,学会调节皮质醇,是一定程度上避免训练过度的关键。

2.训练成瘾者

有些人特别喜欢训练,他们不是为了进步,而是单纯享受训练的过程。训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奖励、一种满足感,觉得越练越痛苦就越爽,索队称之为“训练瘾君子”。



这类人的特点就是特别能坚持,从来不会失去训练的动力,也不会厌倦艰苦的训练,以“比别人更努力”为傲,而不是以“比别人进步更多”为目标。

典型的卷死他人,不如卷死自己(这可不兴学)

可以说训练瘾君子的最大敌人就而是自己,最容易训练过度,因为他们总是逼迫自己,往往练得太频繁、太长久、太硬核,最终逼得自己停滞甚至倒退。

3.训练造成的神经系统超负荷运转

任何对神经系统造成压力的行为都会身体分泌更多的皮质醇,比如做组之前刻意制造极度紧张情绪、尝试超出自己能力的大重量。

如果你在比赛或者测试中,发挥出100%的实力,这样做当然能暂时提高训练表现,但代价是接下来会有10到14天的训练质量下降期,这是因为你每次挑战神经系统的极限,它都会压榨你的身体,导致恢复变慢。

在训练中逼迫自己,确实能让表现提高3-5%,但每次压迫神经的极限,你的身体都需要花一倍的时间来恢复,结果就是短期内可能有提升,但长期来看,你会更快遇到瓶颈,进步变得困难。

大家要记住,训练的目标是提升身体能力,而不是不断测试自己的极限。

过度压迫神经系统不仅会让你训练效果下降,还可能让身体进入“恢复困难”的状态,聪明的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而不是靠逼迫自己去突破极限。

避免容易引发训练过度的一些行为

想要避免训练过度,你需要避免以下容易引发身心压力、“榨干”身体的训练行为,偶尔尝试一次没问题,但绝不能成为常规训练的一部分:

大重量训练前打鸡血:强行给自己精神鼓舞,或者在情绪焦虑时开启训练。
冲击极限重量到力竭。
过于频繁的高强度训练:比如用95%极限重量强行完成4次以上动作。
设计过多力竭组:超过6组的力竭训练对身体负担很大。
对训练刺激成瘾:总想通过增加训练量或强度来逼迫身体。
训练时间过长:持续训练超过75分钟、甚至90分钟,除非健身房人多需要排队,否则不建议这么长时间,训练过久会导致压力激素分泌增加,反而影响效果。
肌肉泵感消失后强行追加训练:泵感消失通常意味着肌肉已经疲劳,强行追加训练只会增加压力。
状态不佳时强行训练:当训练积极性明显下降时,继续训练只会让身体更累。
肌肉收缩变得不敏感时还在硬练:肌肉已经疲惫,强行训练效果会很差。

如果你不是专业运动员,建议不要轻易尝试以上行为。

最后但很重要的一点:练后及时补充

索队不止一次强调过:练后及时补充,尤其是碳水,是调节皮质醇最高效的一个手段,对防止肌肉流失、加速恢复至关重要。

而且,学会调节皮质醇,是一定程度上避免训练过度的关键!

运动后补充公式=碳水(葡萄糖、香蕉等)+EAA必须氨基酸+其他(如维生素、肌酸等),然后再喝蛋白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