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产业新零售发展势头良好,逐步转化为租赁需求,有望长期支撑商业地产健康有序发展。

据CBRE世邦魏理仕监测,2025年第一季度,广州办公楼市场迎来金融城东区首个优质办公楼供应,电商产业链办公需求表现亮眼;零售物业市场因缺少高承租力品牌,导致首层租金有所回落,但是新型健身业态积极拓展填补商圈空白。

写字楼市场:电商产业链表现亮眼

第一季度,广州录得中建四局科创大厦落成,办公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金融城东区首批投入使用的优质办公物业之一。

在租金方面,第一季度广州优质办公楼租金环比下跌2.0%,持续自2019年以来的租金走势,但季度跌幅收窄。全市平均租金面价报每月每平方米132.5元。珠江新城和天河体育中心租金下跌放缓,分别环比下跌1.5%及2.9%;琶洲租金环比下降3.0%,区内旧物业积极调整租金,加速去化及挽留已有租户。

对此,世邦魏理仕华南区顾问及交易服务部 办公楼负责人程志文分析认为,“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扩张意欲,并且总部企业年内搬迁至自用楼宇为核心商务区带来空置压力”,

行业表现来看,TMT行业保持活跃,在录得的总成交面积中占20%。其次是专业服务业、零售贸易、金融业、消费品制造业和文体娱乐。

其中,电商产业链表现亮眼,除了有跨境电商零售商的升级成交外,还录得直播MCN机构约6000平方米的金融城新租成交,服务出海电商的广告公司的搬迁活动,以及电商平台琶洲扩张4000平方米。同时,小红书和抖音都在挖掘广州的电商资源,对办公的需求也有所增长。除此以外,人工智能和影视短剧制作发行等新兴行业,也在本季度录得在琶洲的拓展成交。

区域表现方面,相较珠江新城超八成的搬迁成交面积来自区内,琶洲只有约四成的搬迁租户来自区内,显示琶洲对其他区域企业较强的吸引力。

“新的需求也不容忽视,包括新经济新产业,以及企业在控制综合成本不提高的前提下,改善办公环境等需求,都将是未来广州优质写字楼需求的重要驱动力,”程志文表示。

零售市场:存量商业纷纷改造升级

第一季度,广州优质零售物业入表现参差,一方面核心商圈成熟项目持续品牌调改,焕新业态组合并引入首店品牌;另一方面也有商场主力租户流失,空置率高居不下。但大部分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较为稳定并略有下行,如天河路、万博和市桥的空置率分别下降了0.4、0.5及1.0个百分点。

据CBRE世邦魏理仕监测,期内零售业态录得新租数量排名第一,占全部成交42.4%,较餐饮业态高1.1个百分点。其中时尚服装业态在零售中占比最高,以国内服装品牌为主,而珠江新城则继续成为国际服装品牌广州第二家名店落地的热门商圈,包括巴黎世家、山本耀司和ba&sh巴安斯等都于本季在此商圈拓店。

餐饮业态则受特色餐饮拓展放缓影响,成交占比回落。尽管云贵菜系餐饮店增多,但市场缺少大规模铺店的特色餐饮品牌。此外,服务类业态方面,新型健身中心积极布点,以填补传统健身中心闭店给社区带来的业态空缺;包括电影院和KTV业态,都在持续的新旧替换中。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商务局在第一季度印发《2025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商业网点建设专题申报指南》,鼓励大型零售商业项目建设,对改造、扩建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支持。

“政策扶持将进一步助推存量物业改造热度,焕新城区商业面貌”,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战略顾问部 商业咨询负责人钟廉军表示。据他介绍,近年来,广州存量商业纷纷改造升级,应对新世代的消费需求和非标商业的冲击,包括已经完成升级的K11、广州天河领展广场、中华广场,以及正在计划改造的太古汇文化中心和G5五号停机坪等。

投资市场:本地投资需求复苏,成交有待显现

2025年第一季度广州大宗物业投资成交依然较为沉寂,仅录得四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共2.9亿元人民币,环比下跌30.6%。

此次成交物业囊括了办公、商业和厂房,分布在海珠、白云、天河和黄埔四个行政区。写字楼和厂房的买家以自用客为主,而本地投资者则购入了位于海珠区的独栋商业物业。其中,天河区某散售写字楼盘源经历多次调价,终于在第一季度成功出售。

在华南其他市场,保险公司则表现活跃,第一季度平安收购的黑石物流仓资产包中包含了东莞和佛山的三个仓库;而新华人寿和大家人寿也与万科组成合资公司收购厦门泊寓院儿·海湾社区,投资公寓的公募基金产品。同时,各地不良资产的大宗处置交易也日益增多。珠海香洲和福田闽侯分别录得2.7亿元和1.5亿元的批发市场和产业园的拍卖成交。

世邦魏理仕广州分公司总经理严思慧表示,“全球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令机构投资者有所顾虑,而广州核心及拓展区整售项目有限,在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角度始终是兼具稳健及投资价值的优质资产。随着投资需求的累积,风险得到控制,预计成交有望稳步提升。”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