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行驶在城区道路上的吕梁公交。
晨光初绽,101路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驾驶座上,司机师傅习惯性地扫视后视镜——站台上背着书包的学生、挎着菜篮的老人、提着公文包的上班族,这些素不相识的面孔,此刻都因同一抹公交绿而有了交集。
这是我市实施免费公交的第四个年头。从最初的政策试行到如今的全民认可,这场关于幸福的“加减法”早已融入城市肌理。市民的口袋省下了通勤开支,街头的车流少了拥堵与尾气,而这份温暖的背后,是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与公交系统日复一日的精细耕耘。
□ 本报记者 薛力娜 冯凯治
免费公交 城市脉搏的新节奏
“叮咚,欢迎乘坐免费公交”,随着公交车上同步响起的语音播报,一场关于幸福的加减法在城市街头悄然上演。2022年4月1日,吕梁市民的出行习惯被一抹生机勃勃的公交绿改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导推动下,我市率先实施“市区公交车全民免费乘坐”政策,市城区范围内所有城市公交线路的运营车辆(包含机场巴士)全民免费乘坐,倡导市民低碳绿色出行。
“免费公交实施以来,客流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平时上学、通勤的高峰时段和周末,车内满满的乘客,几乎没有空座。”公交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柳予钦脱口而出的一组数据验证着这变化,“市区35条公交线路,440辆公交车,日均客流量从免费前的3.7万人次到目前的10万人次,增长了近3倍!”
如何确保这一政策得到充分实施?除了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资金保障,“用绣花功夫织就民生路网”是吕梁公交公司坚定的回应。
“我们为线网优化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分析、社会民意调查征集、跨部门座谈交流等途径,确保每一条线路规划都科学合理。”柳予钦说。在政府协调下,公交公司积极与交警部门对接,对有条件的红绿灯路口拓宽公交专用道,较窄路段增设单行线,充分保障公交运营效率。
这种精细化治理从城市“大动脉”延伸至民生“毛细血管”。2022年4月,率先开通的东关小学21辆学生专线车划破晨雾,精准泊入校门口的专属站台。“学生专线车每天在放学前就要到达校门口,由老师带领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公交站点,安全员协助学生逐个上车,交警在校门口协调交通秩序,家长在小区附近的站点接送。”柳予钦说,“我们严格执行‘定人定车定线’保障机制,每个学校均配有安全员,日均服务学生1万余人次。”
近年来,该公司在政府主导下,陆续为离石区3所小学开通9条学校专线,疏通了上下学时段学校路段的交通;为满足吕梁市各单位公职人员通勤及办事出行需求,还开通了2条快速公交线路,通勤时间减少了一半。
旅游专线
山水间的诗意纽带
“欢迎乘坐王营庄旅游专线。”上午8点多,下楼桥公交站点传来清脆响亮的提示音,站台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乘车的游客。
今年1月,吕梁公交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开通3条旅游专线,覆盖王营庄文旅小镇、大东沟露营地、彩家庄等景区。
为串起散落的“珍珠”,吕梁公交费尽心思。“这3条专线的路线设计都是以游客的需求为主,考虑了站点设置的合理性,还有线路覆盖的全面性。这些线路把人口密集的地方和很多历史文化景点都串起来了,游客在旅途中不仅能欣赏到吕梁的自然美景,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柳予钦详细地介绍了旅游专线站点设置的缘由。
窗外,古村落的青砖白墙与远山薄雾相映成趣;车内,空调恒温、座椅舒适,乘客张婷打趣道:“这哪儿是公交车,分明是移动观景台!”
这番体验的背后,离不开公交系统在运营管理上的科技化支撑。在吕梁公交调度中心,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每条线路的运营状况。“发车时间会严格执行时间安排,以保障乘客的正常出行。”调度中心主任李芳指着屏幕上跳动的车辆标识介绍:“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与车载终端的联动,调度员能精准掌握每辆专线的位置信息,在客流高峰时段提前加密班次。”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加强了对驾驶员的考核管理,全方位保障公交车的安全运营,真正实现了“人车路”的协同管理。
对于交旅融合未来的发展,吕梁公交有着清晰的规划。该公司正在筹备购置30辆无站立区旅游专用公交车,车辆到位后将申请开通正式旅游公交线路,打造具有特色的景区主题公交专线。同时,加强与市文旅部门合作,形成紧密的联动机制,共同开发旅游公交产品。
城乡公交
熨平山间的沟壑褶皱
“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一块钱就能进城,方便又实惠。”离石区坪头乡的李大爷总爱坐在村口等那辆绿白相间的公交车,老人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公交卡,“这张卡就是进城的‘钥匙’。”
2021年11月,离石区城乡公交“一元公交”的正式启动,让偏远村庄的村民终于听到了公交报站声。如今,8条城乡线路与6条镇村线路编织的交通网,正把城乡的界限温柔地缝合。
“为了啃下山村通车的硬骨头,我们定制了6辆‘瘦身版’镇村公交车。”吕梁公交城乡分公司副经理李振耀说,“这些车体宽度仅2.2米,却能360度监测盲区,特别适合山路。”同时,吕梁公交城乡分公司还深入乡镇、村庄开展宣传活动,为村民办理公交卡,确保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措施。
“‘一元公交’开通以来,城乡公交客流猛增,为了保障车辆安全运营,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定期对驾驶员进行体检和安全培训,并对车辆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查。”健康安全环保部负责人薛凯中说。
更令人惊喜的是,公交车竟成了“带货能手”。从离石城区出发的镇村公交车上,司机闫艳龙一边稳稳地开车,一边说起自己的新职责:“以前,我这公交车就是拉乘客,现在可不一样了,我还得给乡亲们带货呢!”2023年,吕梁公交城乡分公司增加了邮件和快递寄送服务,成立客货邮融合服务中心,配置4名工作人员、1辆物流车,设置1个总站点、17个分站点。“现在淡季一天配送800件,旺季一天能达到1800—1900件。”吕梁公交城乡分公司李振耀告诉记者,“客货邮”模式会逐步推广,继续优化线路布局和运力配置,提高偏远山区快递服务的覆盖率和效率。
山货出村、快递进门的双向通道就此打通,车轮驶过的不再是颠簸的土路,而是城乡共富的希望。
当学生专线的灯光划过城市夜色,当旅游专线掠过如画山水,当满载山货的城乡公交车驶过重重沃野,我市用创新与温度,将“办好民生实事”的理念刻进每个齿轮——这里的车轮永远向前,而温度始终如一。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