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谅山成为了最难啃的那个骨头。这一仗也是许世友将军打得最窝火的一仗,越军精锐金星师据险而守,我军久攻不下。

此时变故突生,日本驻越南记者跑出来搞事,大肆宣扬:中国军队在越南战场节节败退,伤亡惨重,甚至暗指可能会一败涂地。越南电台更添油加醋,说谅山将成为我军的“坟场”。

许世友将军被气得不行!

三天后,谅山被我军一炮打平,许世友当场拍板:让记者亲自上前线看看,“到底是谁被谁打烂了脸”。



一、为什么非打谅山?它不是一座小城,而是越北的咽喉

在地图上看,谅山只是越南北部的一个小城市,离中国边境18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贴边。但它地理地势奇险,是整个越北山区与河内平原的连接点,南有铁路通河内,北有公路入广西,简直就是越南的门锁。

更别提,从古至今,中国军队要南下安南,基本都得从这儿走一遭。历史教科书上写得文绉绉,“谅山之南,传檄可定”,说白了就是:打下谅山,越南北部基本就成了敞口袋。

那一年,中国决定进行自卫反击战,广西战区的重点目标就是谅山。但这个目标,选得其实一点不轻松——谅山三面环山,奇穷河一劈两半,外围又有巴外山、扣马山这些天然堡垒。

越军早就把它当作“河内最后一道防线”来布防,修工事、埋地雷、挖暗堡,搞得跟“野战长城”似的。



可问题来了,仗不是比谁修的堡垒硬,而是看谁能顶住打。中国军队当时处境并不轻松,越军主力“金星师”驻守谅山,这支部队战过美军,打过法军,不是吃素的。

更麻烦的是,西线的进展相对顺利,但东线一旦陷入胶着,很可能被国际媒体当作“失败”的象征。于是,中央军委拍板:无论代价,必须打下谅山。

问题是,这一仗,到底有多难?真的如传言那般“拿命去换”吗?



二、炮火洗地、焦土成灰,十天攻坚变成了地狱模式

2月17日,战役打响。我军东线部队从高平一路南下,攻占同登后兵锋直指谅山。但一进入谅山外围,部队立刻感受到什么叫“钉子阵地”。

越军没有统一防线,他们把阵地分成一个个火力点,互不关联,打完就跑,死守阵地,典型的“点防守”。本以为这是战术漏洞,结果我军一推进,就发现这不是“漏洞”,而是“陷阱”。

有一个山头,我军前后打了四轮,每轮都以为“已经打下来了”,结果再上去,越军又冒出来。前后伤了一个加强连。后来才发现,越军在山体里打通了三层猫耳洞,敌人不是守在表面,而是藏在地底。

许世友听说后拍案而起:不再一锤一锤敲了,直接用“大铁锤”砸。于是调来重炮,先打外围山地,一轮炮击就能听见山体震得嗡嗡响。有一晚,炮击密度高到什么程度?地面震感强得像地震,一名战士回忆:“我以为自己要被震塌进壕沟里了。”



但炮火再猛,最后还是得人上。步兵要清理山地猫耳洞、工事、暗堡,那叫一个字——拼。有一个加强排,用火焰喷射器清理一个地堡,结果敌人死前引爆了手雷,全排三十几人,仅剩七人生还。

有个战士战后被问怕不怕,他笑都笑不出来:“真不是怕死,是怕活着看见太多死。”他说自己亲眼看见战友半截身体挂在铁丝网上,下面炸出一个大坑,和沙土混一起,谁是谁都分不清了。

还有人说,打完谅山那一仗,坐车回国,一路上看到的不是战友的脸,而是他们留下的钢盔和血迹。这些细节,外媒不可能报道,越南媒体更不会提。他们只会说“敌军溃退”,却不说我军是怎么一步一步踩着地雷和尸体打进去的。

战役中活下来的老兵回忆那一仗,唯有惨烈二字,“如今想起来都让人腿发软”,路上到处是陷阱、地雷,战友们死的死伤的伤,只留下一个个高山下的花环……

那这样一场血战,为什么越军还是守不住?他们不是也擅长丛林战吗?



三、越军拼命,但拼错了方式

必须承认,越军不是软柿子。他们的兵种分布、火力配比,按当时标准都算先进。他们熟地形、藏得深、能打持久战,最重要的是,他们真的敢死。

可问题是,他们再敢死,也挡不住整个战术体系的瓦解。

我军不是单打独斗,是穿插推进、集团压制、步炮协同,阵地打完就清点、推进不留死角。而越军是各守各的,一个山头打得再顽强,旁边山头塌了,这点也保不住。

很多支撑点被炸平的时候,指挥部已经失联。敌人想呼叫援军,结果无线电连不上;想派人去联络,发现路早就被封死。



越军最大的错误,是以为“各自为战”能拖住我军,结果被合围、包抄,变成瓮中之鳖。更别说他们一旦被切断补给,阵地就成了坟场。

3月5日,谅山全境被中国军队控制。城里原本有近万越军残部,最终只缴获几百人,大部分不是阵亡就是溃逃。

我军记者跟随部队进入废墟之中,映入眼帘的是焦土、残墙,还有无数敌军遗弃的枪支弹药。

随着一张张现场照片发布,日本、越南等外媒原本准备的“失败报道”立刻换了口风,只说“中国军队突然发起猛烈攻势”,闭口不提之前造谣的“节节败退”。

参考资料:
和谐教育 当代援外卫国战争实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谅山战役_资讯_凤凰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