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三号突击炮F型(Stumgeschütz III Ausführung F),是在三号突击炮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也是该系列的第六个变型,战斗权重为3.3,在1.41更新之前的“地面部队内测”中引入。



在结构上,三号突击炮F型换装了75毫米StuK 40L/43型火炮,该火炮身管较长,初速较高,具备较强的穿甲能力,能够在较远距离上击毁苏军的T3-4坦克与KV-1重型坦克。同时,加装了新型的焊接护盾以消除开炮时产生的强大后坐力,护盾内部设置了大型复进助推器。还对车体进行了一些小改动,如拆除了车体前部两个前照灯,将车体侧面的管制门移到车体中间,车顶增加了一个排气扇,车高增高17厘米。最后定型进入生产链,底盘号为91037-91400,主要由德国阿尔凯特公司生产,1942年3月至9月一共生产了363辆。



在东线战场上,三号突击炮F型表现出色,成为德军反坦克作战的重要力量。比如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军士长库特·普弗瑞德纳指挥的三号突击炮F型在20分钟内击毁九辆苏联坦克,他因此在1942年9月18日被颁授骑士铁十字勋章。在1943年1月的1日至4日间,下级军官霍斯特·纽曼在德米扬斯克地区与苏军交战,有击杀12辆坦克的战绩。除了在东线战场,三号突击炮F型也在其他战场服役,例如在北非战场,它也参与了一些战斗,为德军提供了一定的火力支援。不过由于北非战场的环境较为特殊,F型的表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开始装备更先进的坦克歼击车和自行火炮,但由于三号突击炮F型生产的数量较大,在德军中仍然服役到战争后期。此外,芬兰陆军在1944年从德国接收了59辆三号突击炮,用于对抗苏联红军,并至少击毁了87辆苏联坦克,相对的损失则仅有8辆。战后,芬兰陆军亦继续以三号突击炮为主力战车至60年代初;苏联则把部分虏获的三号突击炮转交叙利亚,后者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3年2月,戴姆勒-奔驰公司以三号突击炮E型的底盘改装了F型,并在同年6月全部安装了新的大炮。不过随着年代更迭,该型突击炮暂无确切的现存消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