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成六代“银杏叶”试飞的画面了,这一次的画面是“剃头杀”,一架成六代正在着陆,以极低的高度从马路上空掠过,被网友们拍了下来。拍摄的距离很近,所以感觉十分震撼。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说太漂亮了。漂亮确实是漂亮,同时试飞的视频连续出现,也说明试飞安排得很紧凑,试飞很成功。



但是要说这次“剃头杀”的视频能看出更多的东西,反正我是没有看到更多的东西。普遍的一个感觉就是看上去十分的飘逸。飘逸是正常的,本身翼载荷就很低,而且试飞返航,意味着机上的弹仓大概率是空的,油箱也绝不会满油,那么这样一来翼载荷更低了。翼载荷低,那么着陆的速度就可以变得很慢。这么一个大家伙,在空中以令人不可思议的低速悄无声息地划过,确实是感觉非常的飘逸,但是能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不了更多的问题。



其实对于中国的六代机来说,它有自己特殊的作战背景和作战环境,作战背景和作战环境的不同,意味着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有所不同。其实对比一下中国的成六代和国外现在看到的各式各样的PPT,一个最基本的差别就是成六代太大了。为什么要大?为了飞得更远、载荷更多。载荷更多没什么好说的,飞得更远这个意思就大了。所以今天特别跟大家来说说,对于中国的六代机,大航程、大作战半径究竟意味着什么。



咱们从最低的开始说起吧,如果中国的六代机作战半径超过了1500公里,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那些装备了AGM-158空射巡航导弹的各式飞机统统都作废了。因为AGM-158的射程最远也没到1000公里,而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足以把对空拦截线沿着东南沿海外推1000公里以上。以前我们防空是打导弹,有了15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之后,我们就可以打飞机了,直接铲掉你的空中作战平台。



那么如果再往上延伸,如果作战半径达到2500公里,意味着什么呢?不要说挂AGM-158C不管用了,即使挂射程更远的“战斧”,也不管用了。“战斧”的最大射程通常在2000公里上下,而2500公里作战半径的六代机可以把对空防御的外沿从东南沿海外推至2000公里以上。那么这样一来什么意思呢?无论是B-52、B-1B,甚至B-2、B-21统统都作废了。这个意义有多大,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了。



而且讲到2500公里的作战半径,我们讲的还是对空的空中拦截的作战半径,如果说按这个作战半径来计算一下对地打击的作战半径,恐怕就可以摸到3000公里了。这意味着可以抄“老巢”了。这就是大作战半径、大航程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六代机和国外的六代机比,我们一定要比他们做得更大。



当然只靠大取得大作战半径、大载荷还是不够的,毕竟光靠大来实现这个东西缺乏足够的技术含量。靠大来延伸作战半径,做到最后就变成一个轰炸机了,而我们做的呢,是战斗机,是歼击机,是多用途作战平台。



当然大航程、大作战半径的意义不仅仅在它自身。我们讲很多的作战平台,特别是大型作战平台,它都是要相互配合作战的。比如说航母的作战半径有多大,大家可能说,航母可以全球航行,那么它的作战半径就可以覆盖全球了,这是理论上的说法,真正的作战半径没有这么大。航母出去,不能光考虑你去打别人,还要考虑别人打你,特别是跟强有力的对手作战,这个问题必须要考虑到。所以航母的实际作战半径要充分考虑到航母编队自身的安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航母的作战半径是以空中掩护的最大的半径来计算的。



大家说航母上不是有自己的舰载机吗,还要别人空中掩护吗?航母上的舰载机数量是有限的,所以能够得到其他的空中力量的支援和配合,在高强度作战当中是必须的。就像当年中途岛海战一样,日本的航母编队基本上是孤身奋战,而美国是航母加上岸基航空兵,不要忽视了岸基航空兵的作用。如果说六代机像成六代那样,它的作战半径能够延伸到2500公里了,意味着航母在实际作战运用当中,你也可以大胆放心地放到以这个半径画一个圈这样的一片海域当中了。这样一来这个效果就出来了。类似的这种情况其实还有很多,就不多一一列举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