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空军对其国产的“高拉夫”滑翔炸弹进行了测试,这款重磅航弹达到了1吨级,最大射程则达到了100公里。能够由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机在机腹位置,挂载和使用,对咱们的威胁不小。



印度的“高拉夫”滑翔制导炸弹,很明显是借鉴了俄罗斯的UMPK滑翔制导炸弹。首先,是两者都是直接用现有的普通无制导航弹改装而来,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方便在战时能够放开手脚大规模使用。



其次,是作为对攻击精度不足的补充,两者的体格都比较大。俄罗斯空天军的UMPK滑翔制导炸弹,实战精度一般在8米-14米左右。所以,针对高价值目标。俄罗斯空天军不仅有1.5吨级的版本,甚至还有3吨级的版本。

印度空军很明显照搬了这个思路,毕竟,印度国产的卫星导航技术完全无法和中国的“北斗”卫星相比。在战时甚至只能使用民用GPS信号为“高拉夫”滑翔制导炸弹提供支持。所以,直接使用了1吨级的弹体来提升杀伤范围。简而言之,就是“精度不够、威力来凑”。



中国和巴基斯坦,很明显就是印度“高拉夫”滑翔制导炸弹的潜在作战对象。所以,如何应对印度的这款“大杀器”,对于咱们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该如何反制印度的“高拉夫”滑翔制导炸弹呢?



第一,是这种滑翔制导炸弹需要从一定的高度投放,才能获得足够的滑翔距离。俄罗斯的UMPK滑翔制导炸弹最低投放高度为1000米,最长使用的投放高度,是10000米-12000米之间。

印度空军的“高拉夫”滑翔制导炸弹本身就重达1吨,如果想要获得100公里的最大射程,投放高度应该还会更高。



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机本身不具备隐身能力,在高空使用“高拉夫”滑翔制导炸弹时,就很容易被发现。所以,我军需要强化对远程高空目标的发现能力和拦截能力。比如使用最大射程在数百公里的PL-17远程空空导弹,对其进行拦截。



第二,是这类滑翔制导炸弹本身并没有动力段,再加上攻击坐标是在战机起飞前输入的,又没有搭载双向数据链。所以,并不具备变轨飞行和太强的末端突防能力。强化我军的野战防空能力,比如部署更多的“红旗-17”防空导弹系统,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反制。



第三,是乌军的实战经验表明。这类滑翔制导炸弹为了控制成本,其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也比较有限。今年3月份,乌军就在西方的帮助下,成功对俄罗斯的“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进行了干扰,削弱了俄罗斯空天军滑翔制导炸弹在俄乌前线的攻击精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