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车市场里淘宝,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寻找宝藏,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陷阱。其中,调表车就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大坑。调表车就是不法商家通过修改里程表数据,让车辆看似行驶里程很少,从而抬高价格坑骗消费者。不过,别怕,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会的识别调表车的五大绝招。



第一招:查维修保养记录——揭开车辆的“病历本”

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就如同一个人的病历本,详细地记录着它的“健康”状况。现在查询维修保养记录的途径有很多。你可以通过一些第三方车况查询平台,只要输入车架号等关键信息,就能获取到该车在4S店或者正规维修厂的维修保养情况。

为啥这个这么重要呢?你想啊,如果一辆车里程表显示只跑了2万公里,但是维修保养记录里却显示它在1.5万公里的时候就换了火花塞、机油滤清器等一些按照正常行驶里程不该这么早换的部件,那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

一般来说,火花塞的更换周期较长,如果这么短的里程就更换,很可能这辆车的实际行驶里程要比里程表显示的多得多。而且,要是从4S店购买二手车,一定要让他们提供完整的维修保养记录,这可是判断车辆真实里程的重要依据。



第二招:看轮胎——汽车的“鞋子”会说话

轮胎可是汽车的“鞋子”,它的磨损情况能透露很多关于车辆行驶里程的秘密。新轮胎的花纹深度通常在8 - 10毫米左右。正常行驶情况下,每1 - 2万公里轮胎花纹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

假如你看到一辆车里程表显示才几千公里,可轮胎花纹已经磨损得很厉害,甚至快到磨损极限标志了(一般花纹深度低于1.6毫米就得换轮胎了),那这辆车的里程数大概率是不真实的。就像一个人说自己没走多少路,但是鞋子却破得像走了很多路一样,这肯定有问题。

另外,还要看看轮胎的生产日期,如果四条轮胎的生产日期相差很大,而且有轮胎的生产日期距离车辆生产时间很久之后才安装的情况,这也可能意味着车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中途换过轮胎,那就要进一步探究原因了。



第三招:检查刹车盘——磨损程度有玄机

刹车盘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它的磨损程度也是判断车辆行驶里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常情况下,一辆行驶里程较少的车,刹车盘的表面应该比较光滑,磨损的痕迹不会太明显。

如果一辆车里程表显示公里数很少,但是刹车盘看起来磨损严重,有很深的凹槽或者划痕,那就得小心了。一般来说,行驶大概5 - 8万公里的时候,刹车盘可能就需要更换或者进行修复了。刹车盘的磨损不像轮胎那样容易被人为操纵,所以它是一个很靠谱的判断依据。当你发现刹车盘磨损和里程表显示的里程数不匹配时,调表车的嫌疑就大大增加了。



第四招:观察内饰——细节之处见真相

车辆的内饰就像人的衣服,经常使用的部位会随着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出现磨损。比如说座椅,要是经常有人坐,坐垫和靠背的地方就会出现褶皱,皮子的光泽度也会下降。还有方向盘,手握的地方会有一些轻微的磨损痕迹,档把也是同理。

要是你看到一辆车内饰磨损很严重,但是里程表上的数字却很少,这就像一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却声称自己没怎么出过门一样不合理。而且,有些内饰的磨损是很难通过简单修复来掩盖的,所以仔细观察内饰的磨损情况,是识别调表车的一个很直观的方法。



第五招:估算正常使用频率——合理推断里程数

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生产年份来大致估算一下它的正常使用频率。比如说,一辆普通家用车,如果是3年前生产的,按照正常的家庭使用情况,每年行驶1 - 2万公里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一辆车的里程表显示的公里数远远低于这个估算值,那就要引起你的警惕了。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车辆可能长时间闲置,不过这种情况卖家应该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而且车辆的其他情况又显示它可能被调表了,那你可就要小心谨慎了,不要轻易被低价或者漂亮的外观所迷惑。



除了这五大绝招,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还有一些小细节也不能忽视。比如要仔细检查车辆的手续是否齐全,像车辆登记证书、行驶证、购车发票等。如果手续不全,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隐藏着一些未知的风险,比如车辆可能存在抵押或者非法交易等情况。

还有试驾也很重要,在试驾过程中可以感受车辆的动力、操控、刹车等性能,如果里程表显示公里数很少,但试驾的时候感觉车辆状态不佳,那也可能是车辆实际里程数较长,部件已经有了较大磨损的信号。

总之,二手车市场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识别调表车的方法,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就能够更加谨慎,避免被坑。希望大家都能买到性价比高又放心的二手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