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人物命运的伏笔早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便以判词形式埋下了。
遗憾的是,原著八十回后内容早已遗失,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在人物结局上与前面存在明显断裂,令读者非常反感。
前些年,癸酉本(又称"何初本")后28回的发现,为理解原著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当然了,主流的红学界是对癸酉本是不认可的。这也难怪,如果他们认可了,就等于否定了他们几代人所谓的“研究成果”,无异于自己打脸。
但是,如果你看了癸酉本的后28回,就知道与原著内容有多贴切了。
本文将通过癸酉本后28回的情节,重新解读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探究这些薄命女子的最终命运。
一、林黛玉与薛宝钗:上吊与冻死
判词原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癸酉本中,林黛玉的结局与高鹗本大相径庭。
在贾府遭遇抄家之祸后,黛玉虽然身患重病,毕竟青春年少,也没有那么容易就死了,但是活着也是煎熬。
后来,流寇攻打贾府,黛玉曾率领众家丁抵御,但是知道无法挽回局面,为了保全自己的完璧之身,就在树林中自缢身亡了。
正应了"玉带林中挂"的预言。
薛宝钗的结局同样令人唏嘘。她经历了一番磨难,终于与贾宝玉成婚了,她整天逼着贾宝玉学习,贾宝玉受不了,离家出走了,宝钗独守空房。
贾雨村此时正值得意,趁机与薛宝钗勾搭,薛宝钗在贾宝玉生死不明,也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就当了贾雨村的妾,后来,娇杏死了,薛宝钗成了正室。
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情节太狗血了吧?冰清玉洁的薛宝钗怎么会嫁给贾雨村?实际上,贾雨村正是她心目中的理想男人——英俊帅气,有才华、有地位,又擅长专营,只不过年纪大了一点,但是在古代——即使是现代,老夫少妻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后来好景不长,贾雨村的违法行为暴露了,当年的“葫芦僧”又杀回来了,官做得也很大,报复了贾雨村,把他流放到宁古塔。
宁古塔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在大北边,特别冷。
薛宝钗也跟着贾雨村一起去了,过了几年悲惨的生活,最终冻死在雪地里。
二、贾元春:凌迟处死
判词原文: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与通行本中的病逝不同,癸酉本描写元春是被凌迟处死,原因是被人陷害,诬陷她勾结海寇。
有一种说法,贾元春的原型是明代将领袁崇焕,因为元和袁同音,袁崇焕也是被敌人用反间计害死的,死法也是凌迟。
三、贾探春:远嫁、孤独终老
判词原文: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癸酉本中探春的远嫁情节更为悲壮。国家危难之际,探春被南安太妃强行收为义女,并远嫁海疆和亲,以换取国家暂时的安宁。
清明时节,贾家人在江边涕泪送别,探春的船只在东风中渐行渐远,此后再无音讯。
后来,海寇被打败了,探春不好意思回来,自己逃到一座荒岛上生活,孤独终老。
"才自精明志自高"道出探春的才干与志向;"生于末世运偏消"则感慨她虽有补天之才,却生不逢时,无法挽回家族衰败的命运。
四、史湘云:病死在湘江边上
判词原文: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癸酉本对湘云结局的描写尤为凄惨。家破人亡后,湘云沦为乞丐,头发全白了,偶遇到同为乞丐,头发也全白了的贾宝玉,正应了前面某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标题,他们在一起有过一段悲惨的生活,但是没有明确写他们结为夫妻了。
流落在湘江的时候,史湘云身患重病,无钱医治,一命呜呼,应验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的预言。
五、妙玉:被和尚掠走
判词原文: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癸酉本中妙玉的结局比通行本更为惨烈。
本来贾政是打算让宝玉娶妙玉的,他说妙玉不算出家人,只是带发修行的,随时可以还俗,而且,比较离谱的是,宝玉也同意了,贾政还有一套应急预案,就是如果宝玉非要黛玉,就两个都娶,让黛玉当妾。
但是妙玉不同意嫁给宝玉,就偷偷地离开了贾家,去了很远的地方的另一座道观修行,却被一伙坏和尚掳走,成了老和尚的专属玩物,被折磨了很多年才死去,印证了"欲洁何曾洁"的判词。
六、贾迎春:被老公打死
判词原文: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癸酉本对迎春婚姻悲剧的描写更加细致。孙绍祖在得到迎春后很快露出暴虐本性,不仅虐待迎春,还参与陷害贾家。
迎春在婚后一年便被折磨致死,"一载赴黄粱"即指她短暂的婚姻生活如黄粱一梦,以死亡告终。
七、贾惜春:出家
判词原文: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癸酉本中惜春的出家过程更为决绝。目睹三位姐姐的悲惨结局后,惜春彻底看破红尘,在贾府尚未完全败落时就自行剪发出家。
她并非在栊翠庵修行,而是流落至一座破败古庙,真正过着"独卧青灯古佛旁"的清苦生活,曾经与刘老老偶遇,和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情节差不多。
八、王熙凤:死在狱中
判词原文: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癸酉本中王熙凤的结局更为符合判词暗示。贾琏对凤姐的态度经历"一从(顺从)二令(命令)三人木(休弃)"三个阶段,最终在贾家败落时将一切罪责推给凤姐并休弃她。
凤姐被休后哭返金陵娘家,却发现娘家也已破败,不久,当年害死尤二姐等事败露,她被打入大狱,在绝望中自缢而死。
九、巧姐:先当,后嫁板儿
妓女
判词原文: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癸酉本中巧姐的遭遇更为曲折。贾府败落后,她被狠舅奸兄卖入青楼,而且当了很长时间的,才被刘姥姥倾家荡产相救。
妓女
来到农村之后,板儿不嫌弃她当过,非要娶她,他爹狗儿死活不同意,后来软磨硬泡、生米煮成熟饭了,狗儿也只好同意了。
妓女
巧姐成了一位普通农妇,她和板儿的夫妻生活应该是非常和谐的。
十、李纨:突然病逝
判词原文: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癸酉本揭示李纨的结局颇具讽刺性。她含辛茹苦将贾兰抚养成人,贾兰也确实高中科举,顺便说一句,在癸酉本里,并没有宝玉中举的情节,也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就在李纨即将凤冠霞帔、享受荣华之时,却突然病逝,所有付出终成他人谈资。
"桃李春风结子完"指她完成抚养儿子的责任;"到头谁似一盆兰"既指贾兰,也暗喻她如兰般清幽的一生。
十一、秦可卿:死在天香楼
判词原文: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癸酉本并不是只有28回,前80回也有,其中保留了“淫丧天香楼”的情节,对秦可卿之死的描写与判词高度吻合。
她与贾珍的乱伦关系被揭露后,在天香楼上吊自尽,而这一丑闻成为贾府败落的开端。
"情天情海幻情身"指秦可卿如幻影般美丽多情;"情既相逢必主淫"则直指她因情生淫的悲剧。在这里“淫”就当本意理解吧,与“富贵不能淫”的“淫”不是一个意思。
秦可卿死后化为警幻仙子的妹妹,继续在太虚幻境中担任引路人,迎接“情榜”上的人们前来报道。
结语
通过癸酉本后28回的情节,我们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得到了更为严丝合缝的呼应。这些女子的悲剧命运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一个时代、一个阶级没落的缩影。
癸酉本后28回虽然文笔差一些,甚至还不如高鹗写的,但是其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更接近原著的结局方案,使判词中的隐喻得到合理兑现,强化了《红楼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