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全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安徽省将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据了解,安徽省将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提质提效,建强头部医院,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深走实,抓协调联动,强支撑保障,促要素整合;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有得有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动人口发展战略落实落细,优化托育、老年健康、妇幼健康服务。
一年来,安徽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全省91%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力得以强化,建成乡镇卫生院院前急救站点390个,提供急救服务33.6万人次。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59个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人员、服务、技术、管理“四下沉”实现全覆盖,诊疗服务75万余人次。
县域医共体是安徽省积极探索成功的一项原创性改革成果。近年来,安徽省全面推进提质升级,打造县域医共体3.0版本。预计到2027年,安徽省将实现牵头医院综合能力、县域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有序就医格局、医保基金使用效能、县域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动实体化建设运行会诊转诊中心,全面推广慢病“小包干”做法,并开展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县域医共体绩效考评。支持县级医院加强特色专科、优势专科及重症、微创、介入、麻醉等薄弱专科建设,做实做强临床服务七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医共体管理五大中心。
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位,正在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主要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便民惠民等多项举措展开。目前,安徽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人群签约覆盖率53.1%、重点人群签约率81.9%,持续推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在22个县(市、区)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一体化管理试点,提高“两病”控制率、降低“两病”并发症住院人数,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效;安徽省还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省级影像云平台,全面落实推广“先诊疗、后结算”,深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方便慢病患者用药,提供周末疫苗接种等10条基层便民惠民举措。(记者 晋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