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房地产江湖中,曾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 张燕,人称 “南城房姐”。她从 90 年代投身房产中介行业,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大胆操作,一度在房产交易领域风生水起,手中掌控着上百套房产,在北京的丰台、东城、西城、朝阳等区域都有她的房产布局,交易规模之大令人瞩目。

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房姐,最终却因贪婪和违法犯罪,沦为了阶下囚,其跌宕起伏的经历,宛如一部现实版的警示录。



初涉房产江湖:从打工妹到房产掮客

张燕踏入房产行业的时间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彼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一切都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张燕受雇于中介公司,成为了一名最基层的房产中介。

初入行业,她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和对业务钻研的劲头。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她都奔波在各个小区之间,熟悉每一处房源的详细情况,从房屋的户型结构、装修状况,到周边的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她都了如指掌。

在与客户的接触中,张燕也逐渐掌握了买卖双方的心理。她深知卖房者急于套现的急切心理,也明白买房者对房产性价比的执着追求。

在多年的中介生涯里,她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房屋交易经验,对交易流程烂熟于心,还留意收集了大量的房源数据以及买卖双方的信息。这些宝贵的资源,为她日后单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验和资源的不断积累,张燕渐渐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拿提成的打工妹。她看到了房产交易背后巨大的利润空间,决心出来单干,成为一名房产掮客。从这一刻起,她开始了自己在房产江湖中的 “冒险之旅”。



炒房之路:低价囤房,高价套现

单干后的张燕,充分发挥自己多年积累的优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炒房模式。她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敏锐地寻找市场中的 “捡漏” 机会。

例如,当她得知某个业主因为炒股爆仓急于卖房套现,或者因为家庭变故等原因急需资金时,她就会迅速出击。凭借自己对卖房者心理的把握,她会将房价压到最低,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吃进房产。



为了囤房,张燕还想出了 “背房” 的办法。她会寻找那些符合北京购房资格的人员,让他们出面购买房产,而实际的控制权和资金往来都由张燕操作。这些被找来背房的人,大多是一些经济条件一般,但购房资格闲置的人群,他们通过为张燕背房,获取一定的报酬。就这样,张燕将一套套低价房囤在了自己手中。

随后,张燕就开始等待时机。一旦房价上涨,市场上的炒房情绪被点燃,她就会加价将手中的房源卖给下家。在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那些年,房价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

张燕的这种炒房模式屡试不爽,一套房子少则能赚二三十万,多则能赚上百万。在这期间,她的财富迅速积累,在北京的房产市场上声名鹊起,“南城房姐” 的称号也逐渐被叫响。



资金困局:高息借贷,饮鸩止渴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张燕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 资金流。一套房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此庞大的投资,仅靠她一己之力,根本无法维持充足的资金流来保障房产的持续流转。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张燕想到了向民间资本借款。

她以月息 4% 的高额利息作为承诺,吸引那些手里有闲钱的人把钱借给她。在当时,4% 的月息堪称高额回报,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而且,“房姐” 张燕在南城一带已经小有名气,她之前成功的房产交易案例,让一些人相信她有能力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于是,不少人纷纷将自己的积蓄借给张燕,希望能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息。

起初,房地产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张燕的房产交易也十分顺利。她能够如约支付给投资人本金和利息,双方的合作看似一片和谐。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北京市政府出台多项房产限购政策,房地产市场的热度逐渐降温,房屋买卖开始趋于理性化。张燕的二手房交易量大幅降低,收入锐减,而她需要支付的高额利息却一分不少。此时,她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高息支付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但张燕并没有就此收手,反而为了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来弥补缺口,她不断提高借贷利息,甚至承诺将手中的房产抵押给出借人。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让一些人更加放心地将钱出借给她,但却让她陷入了更深的债务泥潭。



骗局败露:诈骗手段与受害者的噩梦

到了 2018 年 6 月,张燕的资金链已经岌岌可危。为了借新还旧和支付高息,她开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采用虚构、隐瞒房产交易事实的手段对多位事主大肆实施诈骗。

王女士就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员。起初,王女士认为张燕是她人生中的贵人,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从 2018 年年底开始,张燕向王女士提出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式,邀请她一起合作炒房。

王女士对张燕深信不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和张燕合作了将近 60 次,投入了近两千万资金。在合作初期,张燕确实守约守信,按时支付本金和利息,这让王女士更加放心地加大了投资。

然而,到了 2019 年初,王女士发现张燕的回款速度越来越慢,有将近 30 次的投资没有按时到账。察觉到不对劲的王女士赶紧到房管部门核实房产情况,结果却如晴天霹雳一般。她发现,张燕早就偷偷补办了房产证,将原本抵押给她的三套房产过户给了别人。

直到此时,王女士才如梦初醒,原来从 2018 年开始,张燕炒房就已经亏损,她一直靠借高利贷拆东墙补西墙,营造盈利的假象,而自己的巨额投资,就这样打了水漂。

王先生也是受害者之一。从 2016 年到 2019 年,王先生先后借给张燕 9 笔钱,共计 1400 多万,期间先后收取利息 100 余万元。同样在 2019 年,当张燕不再支付利息后,王先生到房管部门核实房产证,却发现,张燕提供给他的 7 个房产证都是伪造的。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就这样被张燕骗得一干二净。

除了王女士和王先生,还有其他多位受害者。张燕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将 2016 年、2017 年已卖出的房产虚假列为合伙项目,进行行骗;

二是房屋卖出后,隐瞒房产已出售的事实,不给付投资人本金和利息,将卖房款转作他用;

三是以同一房产作抵押,向不同事主借款,钱款到账后,未用于交易目标房产;

四是编造虚假的存量房买卖合同,骗取投资人钱财;五是名为借款,实则偿债,所借款项大部分用于归还高息,未实际用于房屋交易使用。



法律制裁:正义的审判

2019 年 7 月,张燕的骗局终于彻底暴雷。众多受害者发现自己被骗后,纷纷选择报警。随后,因涉嫌诈骗,张燕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20 年 1 月,案件移交到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检察机关经过详细的调查和梳理,最终认定张燕涉嫌诈骗 7 名被害人 1.1 亿余元。2020 年 7 月 13 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对张燕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在庭审过程中,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张燕一开始并不认可。她辩称,自己与事主之间是普通民间借贷行为,并不存在诈骗的主观故意,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只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诈骗。

然而,在大量客观证据面前,张燕最终无法狡辩,不得不表示自愿认罪认罚。此外,检察机关还发现,张燕除了涉嫌诈骗罪,还利用虚假产权证明,骗取具有金融许可资质的借款机构 400 万元,其行为涉嫌贷款诈骗罪。

经审理,法院认为,被告人张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张燕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产权证书作担保,诈骗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其行为还构成贷款诈骗罪,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均应予惩处,数罪并罚。

2021 年 1 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张燕犯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贷款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一万元,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同时,法院还责令被告人张燕退赔被害人损失,在案扣押的不动产权证予以没收。



警示与反思

“南城房姐” 张燕的覆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在房地产市场中,任何妄图通过投机炒房、钻政策漏洞来谋取巨额利润的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市场的惩罚。张燕从一个房产中介起步,本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创造财富,但她却被贪婪蒙蔽了双眼,一步步走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起案件也敲响了警钟。在进行投资时,不能仅仅被高额的利息回报所诱惑,而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仔细核实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堵住可能出现的漏洞,防止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再次发生,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张燕的故事,成为了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的一个反面典型,时刻提醒着人们,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一定要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