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4月12日,“致敬逸飞”展览将在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启幕。这场极具纪念意义的画展即将首次向社会公众亮相并揭开面纱,而对于许多喜爱陈逸飞作品的市民朋友来说,许多参展艺术家提供的作品更是难得一见,是一场艺术盛会,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陈逸飞胞弟、油画家陈逸鸣先生以及部分参展艺术家,让市民朋友对这些作品有更好的了解。


“致敬逸飞”展览现场

据本次展览总策划陈逸鸣介绍,包括陈逸飞在内,这次的参展艺术家人数达到了57位,所以是一场纪念性的画展,而这样的展览内容也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可以说是一次创举。


陈逸飞《后花园》1983 布面油画 76.5x107cm

此次展览一共有118幅参展作品。其中,陈逸飞的4幅作品均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分别是《清晨》《后花园》《悠悠小船》《宁静的傍晚》,其中《后花园》和《清晨》1983年10月曾在纽约哈默画廊展出。如今,这些画作回到上海,而画廊已经不在。


张自申作品《池塘边》和《大路上》
坐落于世纪大道的《东方之光》,以古代计时用日晷为原型(摄影By容国华,2025年2月拍摄)

参展艺术家当中,年龄最大的是今年92岁的上海画家张自申,他曾长期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工作。张自申这次带来两幅参展作品,分别是创作于2020年的《池塘边》和2024年的《大路上》。《大路上》是从陈逸飞创作的城市地标《日晷》的视角,远眺陆家嘴金融区,与浦东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紧密相连。


陈逸飞的四幅作品以及夏葆元和魏景山的作品

在展厅内,与陈逸飞四幅作品毗邻的,是著名画家夏葆元和魏景山的作品。陈逸飞与夏葆元、魏景山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同届毕业生,日后他们被业内称为“上海油画三剑客”,因为三人都是首届油画系学生,也被称为“上海油画三大才子”,又先后进入上海油画雕塑院工作。

50多位参展艺术家与陈逸飞生命轨迹有着各种各样的交织,其中既有陈逸飞的同学、同事,也有老艺术家和优秀中青年艺术家。例如,万福堂与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飞都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校友;陈丹青与陈逸飞在上海相识,后又在美国相遇;陈燮君和陈逸飞的弟弟陈逸鸣是小学同班同学,两家人也是宁波老乡;邱瑞敏和陈逸飞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友,又曾为上海油画雕塑院同事,两人在1977年共同创作了《在党的“一大”会议上》。

画家邱瑞敏参展的是一幅素描作品,这幅《老人像》创作于1977年,因为陈逸飞在同一地点和他同时画了同一位模特。

陈燮君是上海博物馆原馆长,他这次也带来两幅参展作品,创作于2017年的《圆明园路的岁月》(与女儿陈颖共同创作)和《外滩春色》。北京路圆明园路97号是陈燮君的出生地,也是他女儿的出生地。


陈燮君作品:《圆明园路的岁月》《外滩春色》

据陈燮君夫人顾建明女士介绍:“圆明园路97号是安培洋行大楼,原为安培洋行使用,解放后大楼内的一至三楼成为上海外贸广告公司办公用房,四楼是居民住家,建外滩源之后,居民们就搬离了。圆明园路上的建筑都是历史保护建筑。97号对面的友谊商店后来造起了现在的半岛酒店。陈逸飞家就在圆明园路边上的北京东路靠近四川路,而陈馆长和逸飞逸鸣兄弟俩从小一起玩的,他和逸鸣是1958年小学同班同学。

著名雕塑家曾成钢这次带来了一组雕塑作品,分布在展厅的中央区域,这组作品有个新名字叫《飞回系列》,以艺术形式传递对陈逸飞20年的情感致敬。曾成钢是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他还担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在这次的参展艺术家当中,有多位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曾成钢作品:《飞回系列》

视觉艺术家应小杰带来了油画作品《陈逸飞陈逸鸣旧居时光回眸》,这幅作品创作于2024年,描绘的是陈逸飞陈逸鸣兄弟俩小时候居住的北京东路老大楼,当年他们全家就住在这幢大楼的四楼。站在这幅画前,陈逸鸣感慨万分,回想起儿时岁月。


陈逸鸣介绍应小杰作品《陈逸飞陈逸鸣旧居时光回眸》

视频节目:陈逸鸣在美术馆现场介绍小时候的生活场景

让人欣喜的是,老房子阳台的门窗结构以艺术装置形式,在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重新得以还原。陈逸鸣在美术馆现场的“阳台”上,以沉浸式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他小时候的生活场景。


陈逸鸣在介绍自己的作品《外滩风云》

作为油画家,陈逸鸣这次也有参展作品来向哥哥致敬。陈逸鸣在2024年创作了《外滩风云》,他以童年居所为内容,周边地标是儿时玩耍与观察的对象,成为画家创作的重要素材之一。

上海画家、上海硬笔画学会会长张安朴在解放日报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前他曾担任报社摄影美术部主任。上世纪70年代,张安朴与来报社进行创作工作的陈逸飞共事过几年。关于陈逸飞,这位老画家有一肚子的故事说不完。


张安朴作品《申报馆大楼》
一位参观者在看张安朴作品《上海外滩》

张安朴的两幅参展作品属于钢笔淡彩,一幅是《申报馆大楼》,一幅是《上海外滩》。在陈逸鸣看来,钢笔淡彩作品能画到这样的细节程度,也是非常不易了。

4月12日开幕这天,不少参展艺术家都会到场,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已步入老年。“有些老画家行动不便,但他们都说一定要来参加展览,所以周六的开幕式上,你会看到有人会坐着轮椅来。”陈逸鸣告诉记者。


“致敬逸飞 — 纪念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展览日期为2025年4月12日~5月30日,展览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甬虹路88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