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Wallace
去年的 10 月 23 日,安聪慧大手一挥,发布了一款颇为「标新立异」的新车——极氪 MIX。
作为一款家用 MPV,极氪 MIX 有着截然不同,被称为「宝宝巴士」的圆润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和常规六座、七座 MPV 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极氪 MIX 的前排座椅可以 270° 旋转,静止状态下可与后排座椅组成类似于「会客室」的空间布局。
而为了实现这样的座椅功能,极氪 MIX 采用了「无 B 柱」的设计,除了主驾车门外的另外三扇车门,也被设计为「外摆式电动门」。
主要的争议就是出在「旋转座椅」上。有人认为实用性不高,有人认为因此取消 B 柱会带来安全性问题,有人认为「徒增成本」……
无独有偶,近 6 个月后,李想宣布 MEGA 的年度新款「MEGA Home」版本,也很大概率会加入旋转座椅功能。
极氪 MIX 「带不动」的旋转座椅,能否借助理想 MEGA 的热度,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从长远看,旋转座椅的设计是否可取,能不能引领行业的发展?随着理想 MEGA Home 的官宣,悬念又再次出现。
「谁用谁知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今市面上搭载电动旋转座椅的车型几乎就极氪 MIX 一款,体验好不好,没有人比车主更加清楚。
从事编程工作的网友阿睿接受了电动星球的采访,他名下曾拥有多辆「特色车型」,包括斯巴鲁 BRZ、日产 350Z 等,但同时也是极氪 MIX 车主的身份,勾起了我们的兴趣。
阿睿表示,「玩车」是兴趣,但日常代步还是需要一辆舒适一点的车,还要照顾家用场景。
最终,颇具特色的造型、切合他个人需求的空间布局让极氪 MIX 成为他的最终答案——尤其是可旋转的前排座椅,是吸引他购买极氪 MIX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使用场景很丰富
阿睿为我们列举了「旋转座椅」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场景。
「因为平时就自己用车,午休的时候会把副驾座椅旋转然后放平,和后座组合成一张午休床,中午的时候就在车上。」
这或许是单人使用极氪 MIX 的情况下,旋转座椅最常见的应用模式。而在极氪的官方宣传中,也提及到类似的用法,前排座椅可以通过旋转、放倒,和后排座椅一起组合成休息空间。
官方还提到针对「旋转座椅」的另一种使用场景:座椅旋转 90° 朝向车门侧,腿脚不便的老人上车时,便不需要用「钻进去」的姿态进入车中。
阿睿称,这个功能他也经常用到,而且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功能。
「就类似福祉版的车一样,老人直接往后一坐,我可以在主驾驶控制副驾旋转到正常的位置,不用老人爬进来。」
虽然阿睿没有提到「大家庭」的多人用车场景,但就目前的使用体验而言,旋转座椅所支持的功能,在他的用车场景中称得上「绝对好用」。
阿睿还吐槽了一下,官方宣传的在车上面对面「打火锅」「打掼蛋」等应用场景有些脱离实际,「现实中没人会这么干」。
依然存在不完美
阿睿也提到,极氪 MIX 的旋转座椅在使用时也依然存在一些「不省心」的地方。
他认为最先遭遇的是「熟练度」问题,也就是会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
「极氪 MIX 设置了一键控制两张座椅旋转的按钮,但用的时候还得顾忌到中央扶手台的移动,因为某些时候可能会冲突,座椅旋转的时候会碰到扶手台。」
不过好在,极氪通过一些 OTA 或多或少地提升了使用体验,也让学习的成本稍微下降一些。
另外,他认为座椅的模型仍有提升的空间。
阿睿提到,座椅上自带的杯架设计就不太合理,每次在旋转座椅之前,还得手动地将杯架的固定件拆掉。
结合阿睿的这些观点可以见到,极氪 MIX 的旋转座椅并非「花瓶」功能,而是能真实地为车主带来用车上的便利。
但同时,由于现有的参考例子还不多,参与的厂家也较少,现有的旋转座椅设计方案、体验方案还谈不上「完美」。而且,有关「安全」方面顾虑,也并未真正地离开。
想要普及不容易
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杨大成在微博上表示,在极氪 MIX 上加入旋转座椅的时候,最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
毕竟可旋转的结构,相较于固定结构抗冲击能力天然更弱,在同等的设计强度下车辆发生碰撞,可旋转的座椅有可能会出现脱落、移位的风险。
此外,极氪 MIX 为了「配套」旋转座椅,特意设计了对开式的侧滑门,且取消了传统的 B 柱。阿睿在采访中表示,他的确有考虑过因为取消 B 柱而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但最终还是选择「相信厂家」。
极氪此前披露,MIX 严格来说是采用了「隐藏式 B 柱」设计,在车门内加设了两根直径约 70mm 的高强度钢柱,来保证车身全向的碰撞安全性。
相对来说,MEGA Home 版本大概率会保留传统的 B 柱,所以只需要解决座椅本身的安全问题便能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非电动的旋转座椅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部分 MPV 上,也是后改装市场的常客,结构相对成熟。
到这里,理想 MEGA Home 会怎么讲述旋转座椅的安全故事,相信也会是这款新车上市时的一大看点。
在「安全」维度之外,阿睿认为,妨碍「旋转座椅」普及的另一个原因,其实还是「用户需求」。
以他自己为例,就不是很赞成不论什么车型,都「无脑用旋转座椅」。
原因是,旋转座椅必然占用更多的车内空间,搭载旋转座椅的,几乎都是大车。「这样只会让本该小巧紧凑的车越变越大,我个人挺反感这样的趋势。」
在他看来,旋转座椅更适合出现在「特别车型」上,来满足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去。阿睿觉得,旋转座椅并不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觉得「好用」的功能,既带来更多的学习成本,客观上,也会让整车的成本乃至后续的维修成本都提升不少。
能否成为「杀手锏」?
好的坏的都聊了一些,最后总结旋转座椅时,阿睿大体还是持认可的态度。
而浏览网络上其他车主的分享,也可以见到他们对旋转座椅的功能、体验大多给出了好评。座椅可旋转的特性的确拓宽了传统家用车的使用面,进而探索出了更丰富的场景组合能力。
再加上理想 MEGA Home 的到来,旋转座椅在中大型家用车中,或有更多的「露脸机会」。
用更长远的视角来看,「面对面乘坐」这样的坐姿,早就出现在各种自动驾驶载具的假想图中。有了这层暗示,或许在自动驾驶变得更加普及的将来,消费者对「旋转座椅」会显得见怪不怪。
而现阶段,更现实的意义在于,藉由「旋转座椅」功能带来的丰富场景,有一定机会让理想 MEGA 的年款进一步强化其「家用属性」,使其在「高端的三电性能」之外,找到新的独有产品点。
至于能不能变成「杀手锏」,理想 MEGA Home 还需要回答几个问题。
比如说,除了「座椅能旋转」之外,旋转之后能组合成什么样的空间,带来哪些体验的变化?
又比如,理想 MEGA Home 加入座椅旋转机构,会不会让原有的体验,比如 NVH、座椅舒适性等打折扣?
最后则是,消费者想得到「旋转座椅」乃至一些新配置,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要知道,同样提供「旋转座椅」的极氪 MIX ,顶配还不到 30 万元;但同时,「旋转座椅」的加入,并不能为其带来优秀的销量表现——上个月的销量,还不到 200 台。
而理想 MEGA 这边,虽有「40 万元以上销量仅次于埃尔法(参数丨图片)」的说法,但实际 3 月销量还不到 1000 台,过去半年销量大多在 800~1000 台之间浮动。
换言之,距离李想最初的豪言,「50 万元以上的销冠」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同时,理想对「家庭」场景的理解能力有目共睹,也正是 MEGA Home 这款新车上,加入「旋转座椅」功能后引人遐想的直接原因。
一个新功能,是否就能让理想 MEGA 顺利提振销量,回到它应到的位置?
评论区里,不妨留下你的答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