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督学杨慧文,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东升,北京市教育学会国际理解教育专委会理事长苏国华,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办公室主任、外研社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总监李晶一行莅临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保利小学,就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实地调研。陈经纶中学党委副书记冯梅,保利小学领导、干部陪同参与。
首先,保利小学校长景朝霞向与会领导作专题汇报,以“金钥匙”文化理念体系为脉络,深度解析“一个好身体”课程的具象化实施路径,全面阐释“以体育人”的特色育人体系及阶段性实践成果。针对阳光课间活动,景校长提出“有趣、有量、有画面”的三维实施准则,着力构建兼具运动量科学配比、多元趣味体验与美学场景营造的活力课间生态,让校园运动时光成为滋养身心的生动画卷。
随后,调研团队参观保利小学阳光体育“竞技时光”展示活动。学生们全情投入班级竞赛,操场上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和欢呼声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领导,彰显出保利学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由衷热爱。
接着,调研团队观摩了一节篮球课。课上通过原地拨球、大幅度左右拨球到V字运球练习等趣味化、进阶式的学习活动,并借助清晰慢动作投屏视频,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能。
课后,在会议室召开体育工作座谈交流会。通过与学校领导干部、体育教师代表及年级组长代表深入交流,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学校每日1节体育课的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以及“精彩一刻钟”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调研总结环节,与会专家从教育发展全局高度对保利小学体育工作进行专业点评,高度肯定学校以创新性思维突破体育教育实施瓶颈,构建起兼具趣味性与实效性的立体化体育生态,这样既夯实了学生体质健康基石,更通过体育精神培育塑造了健全人格。针对未来发展,专家团队提出建议:期待学校以国际教育视野系统凝练本土化实践经验,将“健康第一”理念与全球青少年体育发展趋势深度融合,推动体育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学的特色标识,助力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成长为具备强健体魄与世界胸怀的时代新人。
此次调研为学校体育教育锚定航向、注入动能。保利小学将以调研为新起点,深耕“以体育人”特色路径,持续探索创新,以优异体育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培育体魄强健、品格健全的时代新人。
文字 | 李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