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劲强医生咨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清晨八点的地铁上,二十八岁的小陈正用拇指快速滑动手机屏幕,突然发现食指不自主地抽搐,这个看似寻常的早晨场景,正在无数都市人的生活中反复上演。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早有警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而现代人日复一日与电子设备为伴的日常,正在悄悄透支着我们的手部经筋系统。

一、精筋拘急的现代困局

当代社会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触屏手"现象:手指僵硬如木偶、掌心灼热似火烤、手腕转动时发出细碎响声。这些症状并非单纯的肌肉疲劳,而是中医所说的"手三阴经筋拘急"的典型表现。某三甲医院中医科统计显示,因手部经筋问题就诊的上班族中,92%存在日均使用电子设备超过6小时的情况。

电子设备带来的手部劳损具有隐蔽性特征。当我们在屏幕上划动手指时,看似轻松的动作实则需要十二经筋中的手三阴经筋持续紧张。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劳损,往往在出现明显功能障碍时才会被察觉,正如《素问》所言:"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经筋养护的中医智慧

中医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频繁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过度用眼首先伤肝,而肝血亏虚直接影响经筋濡养。现代人长时间保持"低头族"姿势,导致手部阳明经筋长期处于拘挛状态,这种持续的"筋急"状态若不及早干预,可能发展为难以逆转的"筋痹"。

电子设备使用造成的经筋损伤具有独特的传变规律。从拇指少商穴所在的太阴经筋开始,逐步累及少阴、厥阴经筋系统,形成"经筋链式反应"。这种病理过程正如《灵枢》所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一旦经筋失养,整个手部运动系统都将受到影响。



三、除颤祛拘汤治疗书写痉挛案例

患者李某,35 岁男性,从事文字工作多年。近半年来,他发现自己在书写时,右手手指及腕部逐渐出现不自主痉挛,书写字体扭曲,笔画颤抖,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且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愈发严重,日常使用筷子、握笔等精细动作时也会出现肌肉紧张、疼痛。

盛劲强大夫接诊后,经详细问诊及观察,辩证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肝肾不足则无法滋养筋脉,导致筋脉拘挛。

用药思路以滋补肝肾、舒筋活络为主。开具除颤祛拘汤化裁,选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滋补肝肾;白芍、木瓜、伸筋草等柔肝舒筋,缓急止痛;配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筋脉功能恢复。

经过三个月的中药调理,李某书写时痉挛症状明显减轻,字体恢复工整,日常精细动作时肌肉紧张与疼痛也基本消失,工作生活重回正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