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就是痛经,
痛经不是生理性的吗?
怎么就是生了病?
还让我做手术呢!
“对,您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已经接近8厘米了,需要住院手术治疗。”妇科医生李岩拿着手中的报告单说道。
近期,我院妇科门诊接诊了一位有着十多年痛经史却初次就诊的患者——小冉(化名)。根据小冉主诉,李岩医生安排她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为病理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直径接近8厘米,遂建议手术治疗。那是什么原因让小冉选择在家吃止痛药,也迟迟不来院就医呢?在李岩医生详细的问诊过程中了解到,小冉自第一次月经开始就有痛经的毛病,但她并未在意,她觉得痛经嘛,很多女孩子都有,就像身边的同学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生理性痛经,医生说这不是病,只是每个人症状不同。所以小冉一直认为,痛经虽然有轻有重,但不是病!
随着小冉的年龄增长,她的痛经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从开始偶尔吃止痛片,到后来经期每天吃,直至发展到现在需要每天吃上两片才行。朋友多次建议她去医院看看,可小冉依然固执的认为:痛经不是病!直到这次疼的面色苍白冷汗直流,而且吃止痛片也不管用了,家人才将她强行带到医院。
知道小冉为什么不来就医的原因,李岩医生耐心地告诉她:痛经不都是生理性的,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妇科疾病的表现,称之为病理性痛经。而你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病理性痛经!不过别担心,妇科医生可以通过手术帮你治好它!听了医生的耐心讲解,小冉最终选择腹腔镜手术,术后,小冉多年的痛经得到治愈,安稳出院。
科普时间
在了解病理性痛经前,先了解下月经的形成。子宫内膜细胞正常是位于子宫腔内的,是会生长的。每个月刚来完月经的时候子宫内膜最薄,随着本月卵泡的逐渐发育成熟,子宫内膜一天天的变厚,直到排卵期达到最厚,保持这个厚度大概2周,如果没有受孕,这些增厚的内膜会脱落出血,通过宫腔宫颈阴道这一途径排出体外,我们称之为月经。
1.病理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理性痛经最常见的就是小冉现在的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内膜细胞出现在了异常的位置。
这包含一个很有意思也很科学的说法:女性每月行经,都是为下个月的孕育做准备,随着经血排出的子宫内膜是旧的“被褥”,月经干净后子宫内膜重新生长,为小宝贝在子宫内安家准备新的“被褥”。而只有子宫内膜待在子宫腔内,它在脱落出血的时候才有“出口”,能够随经血排出体外;可异位的子宫内膜每个月也会经历增厚脱落出血的过程,这些血是没有通路排出体外的,它会在局部生长出“血包”——也就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造成痛经。每月累积,囊肿也会逐渐增大,痛经也就越来越重。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发生在其他部位的,比如发生在子宫肌层,我们称之为子宫腺肌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点灶分布在子宫肌层内,导致子宫肌层逐月的增大增厚变硬,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子宫腺肌症。除了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还会出现月经过多的症状。如果你的痛经是逐渐加重的,或者本来不痛经,后来出现痛经的症状,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除外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病理性痛经——其他疾病。
比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等等,甚至,有些和妊娠相关的疾病,如不全流产,宫外孕等等,也会有患者误认为是痛经而延误治疗,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最后李岩医生提醒大家:如果长期因痛经不来医院检查,很可能延误治疗,就像小冉错把病理性痛经当成生理性痛经,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的囊肿越来越大,这样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不过听到囊肿也不要害怕,因为这种疾病,通常是良性,只是它在妇科领域还是很棘手的,主要是术后容易复发。如果反复手术难度加大且对身体的损伤也大,所以术后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复发。总之,痛经加重,经量增多等变化都是建议及时就医,不要擅自吃药以免贻误病情。
文字|妇一科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