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病真是太狡猾了,平时没症状,但当你有症状时也已经很严重了!所以高危人群不要等有症状了才检查,应该定时定期检查!
40多岁的谭先生(化名)去年体检时做了人生第一次胃镜,结果出来,胃没问题,却“揪出”食管上有三处可疑病灶,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
随后,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完整去除了病灶,很快便顺利出院了。今年复查,未发现异常,谭先生感到庆幸。
“早期食管癌一般是无症状的,通过胃镜检查早期发现、有效干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科全提醒,高危人群应接受胃镜筛查,发现异常早诊治,守护食管健康。
拿到体检结果,看到胃镜检查报告上“食管粘膜红斑”的描述,谭先生有些不安。在老家医院,医生建议他进一步排查,但工作太忙,拖了一个多月后他感觉吞咽有轻微异常,才再次走进医院。在进一步的胃镜检查中,医生发现他食管有多处粘膜病变,病理检查提示已发生癌变。
(图文无关)
他慌了神,这下不敢再拖延,马上前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求医。住院后,医生用染色放大技术为他做高清胃镜检查,发现三处病灶,诊断为早期(T1a)食管多发癌。
明确诊断后,该院消化内科主任陈科全带领团队为谭先生实施了食管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当天,在胃镜镜头下,医生团队先精准标记好三处病灶的病变范围,随后做粘膜下注射,再小心翼翼地沿着粘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
术后,三个送检标本的病理提示分别为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鳞状上皮轻度异型增生以及黏膜内癌。同时,病理证实切下来的标本边缘干净,也就是说,通过内镜下剥离术,谭先生的多发早期食管癌病灶被完全切除了,出院后也无须接受其他治疗,生活很快回归正常。
半年后,再次接受胃镜复查未发现异常,谭先生深感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