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场。
现场有记者提问: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针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东营现阶段有哪些优惠政策和具体做法?
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迎雪介绍,东营科学谋划,政策支持,打造“三个层次”就业体系。做好保障性就业,针对年龄较大、技能薄弱的退役军人群体,构建“基础岗位托底+公益岗位兜底”的保障性就业体系,就业的途径大部分通过提供传统的安保类、服务类、技工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吸纳,部分通过专项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性保障。历年来,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人社、工会等部门持续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通过多元化服务模式助力退役军人实现就业。突出稳定性就业,通过“政企社联动+精准化培训”模式构建就业保障体系,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提升退役军人岗位适配度与职业发展可持续性,实现从技能提升到稳定就业的全周期保障。促进高质量就业,针对准入资质要求高的专业技术岗位,构建“学历提升+技能认证”双轨培育体系,通过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进行学历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协助他们取得相应资质,实现高质量就业。
借势借力,搭建平台,充分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严格落实山东省退役军人创业扶持资金政策,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可申请不超过3年低于30万元个人自主创业贷款或不超过2年低于50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贷款,政府给予一定额度贷款贴息。自政策实施以来,已审批发放创业贷款共计4.91亿元,累计贴息1936万元。实行“一项制度六项服务”帮扶机制,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12个部门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支持退役军人创办领办企业发展的意见》,畅通与军创企业联系渠道,推动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目前退役军人创办领办企业已达到2000余家。搭建军创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打造“黄河口军创”品牌,通过举办黄河流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协同发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销对接会、军创企业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对接等一系列活动,为军创企业搭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产品推介和项目对接的合作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员全时,靶向施策,精准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扎实开展适应性培训,按照“全员参训、即退即训”的原则,重点围绕角色转换、职业规划、心理调适、法律法规等核心课题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社会融入解决方案,全面夯实其转型发展基础,助力开启人生新篇章。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接受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目前东营市共有19家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43个培训专业可供选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启动“就业直通车”,根据供给方需求组织“订单式”“菜单式”人员培训,让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多维度推进学历教育,针对专升本考生,从2022年招生起,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申请专升本,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仅2024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已协助200余名退役军人进入更高学府深造。(大众新闻记者 刘海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