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我回来了。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文章都是同事帮我创作的,我从这里消失了10年。
2015年至今的10年,我并没有闲着。我按照儿时《舒克贝塔历险记》里的桥段,希望能够完成一件事,然后重启人生,开启不同的剧本。
20多年前,因为喜欢在90年代大学BBS上写段子,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去当了汽车专业媒体记者,10多年的时间,见证了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10年,见证了平媒、互联网垂媒再到移动互联网的汽车媒体营销时代。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2015年,我离开媒体,赶着O2O的风口,参与互联网修车创业,很多朋友对我的记忆,可能停留在那个时候。
2018年前后,我去车联网公司做IT顾问,参与整车企业的数字化变革项目设计,从IT视角,近距离观察汽车企业的战略、研发、生产、供应链和营销服务变革。以后都难有机会再亲身参与整车企业的内部运营流程梳理,感恩那段时间遇到的各位汽车行业IT专家,让我明白一个IT项目如何在车企落地。
大约5年前,我离开北京,去了杭州探索时空数据产业的发展机遇,虽然时至今日,数据要素产业才显露出勃勃生机,金融、医疗这些行业才刚刚找到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商业模式。虽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内卷严重,但占用海量存储资源的汽车数据,仍然处于沉睡阶段,如何激活这些数据资产,远远不是当下产业的核心痛点,活下来才是。
大约5年前,我开始参与低空经济企业初创、地方政府低空产业政策制定和项目论证工作,感恩遇到的那些低空经济专家,让我理解了飞行汽车这个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今天,低空经济已经非常火爆,我所在的汽车行业组织标委会过去两年都在编制飞行汽车领域的北斗相关标准,我相信,接下来汽车的海陆空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亲身参与这个产业的萌芽,见证它的壮大,幸甚!
过去10年,在企业工作之外,我一直兼职在汽车行业组织推动北斗产业应用,思考汽车行业的北斗应用是我过去10年花费时间最多的领域。深入研究北斗文化,我很崇尚华夏先贤的格致学传统,我把推广北斗应用当作我的人生使命。因为研究北斗的时空科技,我了解了原子钟。因为了解原子钟,我深入研究了汽车行业的时间和空间技术。我相信,到了L5完全自动驾驶阶段,每辆汽车,尤其是每辆飞行汽车,都必然标配芯片原子钟+高精度陀螺仪。。。汽车行业的高科技,必然是时空科技。理解时空,才是理解汽车科技的关键。
因为过去10年在一线工作,我从事的很多工作,都是只能做不能说,我不得不比较沉默,但并不意味着我放弃了文字创作。按照《舒克贝塔历险记》里重启人生的桥段,我以匿名的方式,仍然活跃在某互联网平台上。在那里,我不谈汽车、不谈北斗,我只谈时空文化,也会有10万+的阅读。。。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生活在这个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时代,幸甚!
对人生而言,10年会有一个改变。接下来,我会继续当好汽车行业组织的会员单位服务员,围绕北斗的普及应用,做好产业服务工作。作为业余爱好,我在这里的文字记录,并不代表任何组织,仅仅是我的所思所想。
作为曾经的杂志主编,我会按照时间划分内容频道,周一是时空频道,我想谈谈汽车产业的时空应用场景,这是我的专业。周二是智联频道,主要谈汽车科技和供应链。周三是产品频道,主要谈量产车的相关话题。周四是财经频道,主要聊聊产业的三国故事。周五是营销频道,主要聊聊汽车的销售和客户服务。
视频算法时代,已经没多少人有深度阅读习惯,但文字是我终身的热爱。作为汽车行业第一个公众号,我回来了,也许我也会用视频去记录所思所想,但这里是我的精神家园,希望没有打扰各位朋友,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