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发生在我第二次访书芜湖市图书馆阿英藏书室之前。那时,《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后,获得了国内外学界的一些好评:境内外十馀家媒体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文学报》等等都作过介绍。台湾、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报纸也作了报导,进行评论。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
韩国的《中国小说会报》不仅报道了此书的出版消息,还全文刊发了《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的《序》。韩国的汉学家还把它译成韩文,在韩国蔚山大学出版部出版(详见拙文《三十年学术征程杂忆、杂谈》)。
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阿英的《晚清小说书目》、我们编的《总目提要》所收的小说,确实很多,但谁也不敢说没有遗漏。
我想继续访书,做一篇《总目提要补正》(那时还没想到做《中国古代小说序跋题记汇编》),因此,我又来到了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省图书馆。
图书馆就在合肥市的芜湖路旁,馆址位于合肥市的逍遥津公园西侧。
安徽省图书馆
听说安徽省图书馆也是个老馆,馆藏珍品很不少。来到图书馆,我十分兴奋,像喝过一杯老酒一样。
进了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一位女管理员接待了我。她大约三十来岁,问我要看什么书,并叫我填写书单。
因为是要做《补正》的,当然是看从前没有见过的书,所以我说不出书名,填不出书单,就问她:馆里有没有记录藏书的卡片?她回答说:“有,但那是供管理人员看的,读者不能看。”
这还是我在访过书的图书馆第一次遇到的情形,喝过老酒的人,突遭冷水浇头, 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
《稗海访书录》
因为当时我是《明清小说研究》杂志的主编,身边有一张记者证。突然间想起这张记者证的功用来。
记得我到澳门旅游时,曾在珠海的一个所谓海关没收走私产品营销处买过一块瑞士手表。回南京后,长了个心眼:将表拿到钟表店作个鉴定。不料鉴定的结果竟是“绝对的假货”。
我找到旅游社,请他们帮忙退货。旅行社先是不肯理睬。直到我掏出记者证,旅行社才与有关方联系,而且把表退了回去。
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于是,此时我也掏出了记者证,对她说:“我是从南京特地来访书的。请给予方便。”
那位管理员沉默了一下,拿着记者证,走进里间去请示领导。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序跋题记汇编》
不一会,她抱着一个装藏书卡片的匣子出来给我看。
我仔细查阅了卡片,果然发现了几种跟通俗小说一样分章回而又从来没有见过的图书。于是填了书单,交给管理员。
不料书提出来一看,竟全是分章回的弹词。我十分失望。
按照馆里的规定,读者提书要交费用。我虽然没有找到需要的图书,也应该付款才是。于是我问管理员,要交多少钱?管理员进里间一问,回来说:“你没看,不要钱了。”就这样我一无所获悻悻地离开了安徽省图书馆。
后来,我曾将这段经历说给我的一个朋友听,他笑了笑,说:那时你之所以能看到书,提了书又没付钱,是你那张记者证的功劳——无冕之王嘛。
《中国古代小说考论编》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那股“无名火”的产生,以至于掏出记者证,是不是太小心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