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75个以上国家暂停加征新关税90天,却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推高至125%。

该政策看似是对盟友的“仁慈”,实则是场精心设计的战略围堵——美国试图通过分化全球贸易阵营,集中火力遏制中国。

那些被“豁免”的国家,或许更应该感谢中国的强硬反制。正是中国反制,迫使美国不得不收缩战线,让其他国家得以喘息。

否则,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本质便会变本加厉:

中国固然是主攻方向,但所有国家都可能成为其战略棋盘上的消耗性筹码。

一、特朗普:“这些国家没有报复美国,要给予“奖励”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75国“暂停加征关税90天”,却把中国商品的关税直接拉高到125%。

这招看似“放盟友一马”,实则是“先集中火力打中国,回头再收拾你们”。

美媒称之为“微笑遏制”(Smiling Containment)——表面上笑嘻嘻,背地里全是算计。

特朗普宣称“这些国家没有报复美国,要给予“奖励”。

但真相是:美国不敢同时和全球开战。

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已跌至2021年以来最低,通胀+滞胀风险双重夹击。

所以,特朗普只能先“重点突破”——中国是主攻目标,但其他国家也别高兴太早。

二、不是特朗普仁慈,而是中国够硬

中国在此次关税博弈中的角色,恰似一道“泄洪闸”。

当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时,中方迅速回应: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

对美限制能源进口、推动供应链多元化。

中国的反击,让特朗普陷入两难。

若继续扩大关税战,美国本土企业与消费者将承受更严重的反噬。

若退缩,则“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将破产。

这种压力,迫使美国不得不暂缓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攻势,集中资源应对中国。

因为再打下去,美国自己先扛不住。

70多个被暂停征税的国家能喘口气的原因不是特朗普仁慈,而是中国够硬。

三、若中国不反制,全球将迎“关税大逃杀”

别天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从不是只针对中国。

假设中国选择妥协,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必将无差别挥向全球。

事实上,美国此前已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国加征钢铝关税。

这些举措,暴露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本质——中国固然是主攻方向,但所有国家都可能成为其战略棋盘上的消耗性筹码。

中国的反制不仅是为自身利益,更是为全球贸易体系筑起一道防线。

若中国不抵抗,美国将更肆无忌惮地推行“关税绑架”。

中国的强硬反制,其实是帮全球贸易体系挡了一刀。

四、特朗普在拆台,中国在搭桥

特朗普的关税战略,正加速全球化体系的裂变。

二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低关税、多边合作为基石,美国如今却成为这一体系的“掘墓人”。

中国的反制是为维护自身权益,也是为了捍卫全球化的基本框架。

从扩大内需到推动“一带一路”,从联合欧盟维护低关税到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如RCEP),中国正以“全球经济稳定器”的姿态重塑规则。

例如,中国近期推出的境外旅客“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既刺激消费,又向世界传递开放信号。

对比美国的“关门主义”,中国正成为全球化2.0版的核心推手。

五、特朗普的“双面游戏”:政治剧本、资本套利

最讽刺的是什么?

特朗普一边打关税战,一边让做空美股赚钱。

在这场博弈中,一个被刻意忽视的受益者浮出水面——特朗普及其背后的金融利益集团。

政策制定与资本市场的“时间差”,正成为隐秘的财富转移游戏。

2025年4月3日标普500暴跌4.85%之际,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

特朗普家族基金持有价值380亿美元的纳指看跌期权。

女婿库什纳控制的Affinity基金做空苹果、特斯拉获利57亿美元。

值得玩味的是,在这场危险游戏中,特朗普的这些金融盟友或许才是最大赢家。

他们一方面公开批评关税政策“损害美国企业”,另一面却利用政策波动攫取暴利。

特朗普宣布对对等关税之时,做空资本立刻膨胀;当暂缓关税的消息释放时,提前布局的基金又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政治剧本+资本套利”的模式,本质上是对全球市场的操控。

而那些被暂缓征税的国家,不过是在中美角力的夹缝中捡拾残羹。

真正的历史剧本早已写明:

当政治沦为资本的游戏,所谓“美国优先”,不过是“华尔街优先”的遮羞布。

结语:短期避风港 vs 长期站队

特朗普的关税围堵看似凶猛,实则暴露了美国战略的脆弱性——其无法承受与中国全面脱钩的代价,更难以独自重构全球经济秩序。

未来博弈的关键词,是“韧性”,谁能扛住压力,谁就是新规则的制定者。

至于那些庆幸“逃过一劫”的国家,该想清楚了:

短期避风港 vs 长期站队,哪个更划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