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市一医院使用医保支付(图片由杭州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
近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市一医院)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单位,迎来了“预付金+即时结算”的政策“及时雨”,通过“T+1”即时结算机制,将医保基金支付周期缩短至24小时,有效纾解了定点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压力。
“即时结算”制度如何为医疗机构纾困提速?杭州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模式“免申报、免对账”,医疗机构仅需通过系统提交按日结算申请,即可实现医保基金“当日结算、次日到账”,显著提升医保资金结算效率。
3月25日,杭州医保“即时结算”模式正式上线试运行。试运行首日,18家医疗机构成功完成申请,次日即收到首笔结算资金,拨付职工医保基金2126.5万元。
与“即时结算”并行的另一项政策是“预付金”制度。这是医保部门预付给定点医疗机构用于支付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费用的周转资金,可以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费用垫支压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向当地医保部门提出申请,预付额度通常为一个月医保基金结算额。
今年一季度,根据浙江省统一部署,杭州率先开展定点医疗机构职工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结合机构的实际情况,根据其上年度职工医保基金月平均拨付额,确定预付金额度。目前,杭州医保已完成2025年预付金拨付,经审核,向26家定点医疗机构拨付13.4亿元职工医保基金。
“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改革赋能发展的政策红利。”市一医院医保办负责人介绍,科学合理的预付金与即时结算制度保障了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行。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稳健的现金流将助力医院在学科建设、设备更新等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实现更前瞻的战略布局。
“基金预付与即时结算相结合,增加了医疗机构现金总量和周转能力。”杭州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良性互动形成了“医—保—患”三方共赢的新格局——医院运营更加稳健,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增强。
“未来,我们将通过更多系统性改革举措,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让医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参保人员。”杭州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杭州医保将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不断提高结算清算效率,依托全省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持续优化运行机制,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潮新闻、杭州医保
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杨欢
一审:缪军;二审:官卿梓;三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