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均依据可靠信息来源,详情参见文章末尾。

花8000元品尝大象粪便?这样的用餐体验是否值得?

上海一家新兴的云南风味餐厅最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人均消费接近4000元,还必须提前预订,却依然吸引了大批食客慕名而来。



它之所以迅速走红,并非因为食物多么美味,而是因为其中一道由大象粪便制成的甜点以及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用餐体验。

一位美食博主怀着好奇之心造访了这家餐厅。刚踏入时,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热带雨林世界。



服务人员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笑容满面地为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然而,当菜肴陆续上桌时,顾客们的表情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前几道菜全是各种叶子,而且需要边走边吃,同时还得听服务员讲解各种理念,让人忍不住吐槽:这到底是来吃饭还是来听课呢?



随后,顾客被引导至另一用餐区——餐厅的雨林温室。在这里,吃的依旧是叶子,但吃的方式更加“原始”,需要徒手上阵。

在品尝了几道以叶子为主的菜品后,终于上了一道带肉的菜:河藻脆片配熏鱼奶油。虽然名字听起来高端大气,但博主表示吃起来满嘴腥味。

紧接着的“水藻糊糊配水藻脆片”更是让顾客对菜品的外观和味道产生了质疑。



服务员拿出一个造型奇特、布满凸起的勺子,称这些凸起可以用来按摩舌头,帮助顾客更好地感受味道。得知勺子是循环使用的后,不少顾客心里难免有些抗拒。

而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那道“大象粪便甜品”。服务员先让顾客挑选一种香水和果酱,然后将蜂蜜雪葩酱、花粉、糖浆、果酱和香水混合在处理过的大象粪便上,最后端上来供顾客享用。

当这道菜呈现在顾客面前时,不少人当场愣住,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抵触情绪:这到底是在吃饭还是在受罪?



据餐厅工作人员介绍,这家餐厅的两位创始人分别来自云南和法国,他们曾在云南雨林中研究七年之久。

这七年间,他们深入雨林,探索各种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方式,试图将雨林的原始风味带到城市中。



在他们看来,大象粪便是一种特别的食材。由于大象消化能力较弱,每天排出许多半消化的食物,粪便中富含植物纤维、种子以及多种有机营养成分。

通过对大象粪便的研究与处理,他们认为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独特的食品原料。经过高温杀菌等一系列处理后,大象粪便被消毒烘干并碾碎,最终成为那道甜品的原料。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特别的菜品,让顾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样性,同时传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家餐厅的出现无疑在餐饮市场掀起了一场巨大波澜。一方面,许多人对这种独特的用餐体验充满好奇,纷纷前往一探究竟。



尽管人均消费高达近4000元,但餐厅每晚的预订依旧爆满,甚至有不少人愿意花费更多金钱只为体验一次这种“与众不同”的用餐。

另一方面,这种特殊的经营模式也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网友对餐厅用大象粪便制作甜品的行为表示怀疑和不满。



不少网友认为,大象粪便是哺乳动物的代谢产物,即使经过高温杀菌处理,也难以完全去除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及残留毒素。

还有更多的人觉得,餐厅这种做法是在进行“猎奇营销”,为了吸引关注、制造话题而故意为之。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不惜采用各种极端手段,将“猎奇”当作营销利器,却忽视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其中,云南网友对此尤其不满。他们认为云南菜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式闻名于世。



这家餐厅所呈现的菜品与真正的云南菜相比差得很远,最多只是体验一下用餐环境,味道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甚至还有一些网友担心这种现象会给云南菜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让更多人对云南菜产生误解。



而那些花费如此多钱去用餐的顾客,在大多数人眼里更像是“冤大头”。在普通人看来,这么多钱能吃些什么不好,非要吃大象的粪便。不过一看地址是上海,大家也就不再觉得奇怪了。

在大众眼中,上海的很多高级餐厅都被贴上了价格昂贵但分量不足的标签,就像前段时间的480元半只鸡一样。



如果拿到菜市场买鸡,至少能买十几只,但在上海的一家餐厅里,却只有半只,卖得贵倒也罢了,更让人气愤的是,服务员还声称这只鸡是喝牛奶、听音乐长大的。

不管是谁听到都会觉得离谱。有钱人虽然钱多,但并不是傻子,这也间接反映了当下一些高级餐厅存在的畸形现象。



随着上海类似情况越来越多地被曝光,大家看到那些分量少但外表华丽的食品时,都不禁调侃一句:这是专门卖给上海人的吧。

一些高级餐厅把心思放在了食物的摆盘上,反而忽略了味道。他们绞尽脑汁将菜品做得好看又高级,吸引顾客购买,然后标上高价。



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过度追求“标新立异”,将“猎奇”作为吸引顾客的手段,不断推出奇葩菜品和独特用餐方式,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只是昙花一现,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同时,这一事件也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存在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一些消费者过分追求所谓的“独特体验”和“社交谈资”,愿意花费大量金钱尝试新奇刺激的事物。他们更注重形式和噱头,而非食品本身的质量和口感。

这使得那些原本踏实经营的商家更难生存,甚至为了提高生意不得不效仿,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自身。



希望大家在追求新奇与独特时,不要忽视食品安全和本质,也不要让商业利益蒙蔽双眼。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看完这篇文章,请记得点赞、评论并关注,以便及时获取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源来自:红网2025年4月9日关于“人均4千餐厅甜点是大象粪便:猎奇不是抛弃底线的理由”的报道市场资讯2025年4月10日关于“餐厅让食客品尝大象粪便,这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吗?”的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