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从2009年开始,已经陆续发行了《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诗经》共四套,2025年5月31日即将发行楚辞邮票共五套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邮票。
有的称其为“古文学体裁”系列,有的称其为“国学”系列,一般称为: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
让我们一起欣赏五套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邮票,一起沉浸于古香古韵、飘满书香的世界里吧!
一、2009年9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唐诗三百首》邮票1套6枚
2009年9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唐诗三百首》邮票,全套6枚,全套面值9.3元人民币。
1、被评为2009年优秀邮票。
还同时荣获2009年全国佳邮评选的最佳印刷邮票奖、最佳设计邮票。
2、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古文学体裁”系列、“国学”系列、第一套邮票。
3、是世界上第一套多媒体邮票。
4、是我国邮票史上发行的第一套多媒体邮票,具有可视、可听、可触、可闻的特点,采用一套票一版张的形式,以中国传统古画“雪景寒林图轴”为边饰,版张的中心位置以“下江陵”、“望岳”、“琵琶行”、“无题”、“望月怀远”、“登鹳雀楼”六首诗歌配图作为邮票内容,并将三百一十三首诗篇、两万五千余字悉数镌刻在仅有135毫米宽、220毫米高的一版邮票之中,每个字仅0.4平方毫米,需用十倍放大镜才能看清字迹,呈现“一套票,一本书”的设计理念。
5、小版张采用塑构图,中心位置是六枚邮票,底部为北宋范宽的《景雪寒林图轴》。
以一朵祥云将邮票烘托出来,祥云似流水状自由洒脱,寓意行云流水,切合了诗歌的意境。
6、版张边饰上:缩印了微雕的313首唐诗;共25000 余字,每个字的直径高只有0.4毫米;这是目前运用到邮票中最小、最细的雕刻、也是容纳信息量最大的邮票。
7、采用胶版、雕刻凹版和丝网版套色印刷,使用了檀香油墨、夜光油墨、金光幻彩珠光油墨、微缩雕刻、多媒体技术等。
第四枚邮票“无题”图案中的古书、小版张边饰下方的古画中,在油墨上又附了一层檀香味微型胶囊,轻轻摩擦图案,就会散发出优雅的檀香。
8、在印制工艺上的复杂程度上为中外邮票少见,还借助了高新科技技术,让听众以听觉感受邮票上的唐诗意蕴。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通过爱国者高科技“数字水印”和“高精度识别”技术的应用,只需借助一只笔形的设备即可实现。
通过“妙笔”点读邮票上的诗句,聆听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家的配乐朗读版本,使小小一方邮票“可视、可听、可闻、可触”。
从外观上看,“妙笔”就像一支可以放进铅笔盒用来写字的笔。
通过“隐形数字水印技术”,在确保出版物外观任何肉眼看不见变化的前提下,实现让书面文字即点即读的功能,无需快进快退,点哪儿读哪儿,直接获取高清品质的声音。
使用“妙笔”点触邮票、甚至只需要点触邮票保护膜的表面,就可以让广大邮迷们欣赏到国内朗诵大师方明、洪涛、王文华的配音朗读,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受唐诗魅力,真可谓“一版邮票一诗集,阅读听读两相宜。大唐诗歌无限美,盛世再来日可期。”
9、《唐诗三百首》邮票采用多种技术,完美呈现于集邮爱好者和广大喜爱唐诗的读者面前,同时将国家名片与中国传统文化诗情画意般的融合在了一起,实在不枉世人对邮票“袖珍的百科全书”的美誉。
二、2012年8月31日,中国邮政发行《宋词》邮票1套6枚
2012年8月31日,中国邮政发行《宋词》邮票1套6枚。
邮票选取了晏殊《浣溪沙》、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鹊桥仙》、李清照《一剪梅》、陆游《卜算子·咏梅》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六篇佳作,兼顾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所选的宋词版本是依照1924年上彊村民(朱祖谋)所编纂的《宋词三百首》。
1、被评为2012年优秀邮票。
2、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古文学体裁”系列,“国学”系列第二套邮票。
3、《宋词》邮票的设计延续《唐诗 三百首》“一版票、一本书”的创意理念,在表现了精选的六首词的同时将《宋词三百首》的29024个汉字,以缩微文字展现,使这套邮票既是一套多媒体邮票, 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华文化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品。
4、采用近方形的票形,票面左为词,右为画,所谓画配诗、诗伴画,以画释诗,以诗写意。印制方面应用10调频网高保真仿真印刷技术,精致细腻,犹如画在纸张上。
5、再次应用了点读技术,人们在欣赏这套邮票时用点读笔点到哪里,哪里就咏诵出对应的宋词,点读边饰左侧的印章,则可听到《宋词三百首》的全部内容。增添了邮票的趣味性。另外《宋词》邮票还特邀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朗诵多首宋词。
6、票面采取诗配画的形式,左侧以古本线装书的形式表现宋词,右侧则通过画面诠释该词所表达的韵味和意境。
7、印制方面采用无光专用邮票纸,使得图案效果更为自然古朴。
8、边纸所用图案为宋徽宗赵佶所作《瑞鹤图》,与邮票画面相得益彰。
9、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三、2014年12月1日发行《元曲》特种邮票一套六枚
2014年12月1日发行《元曲》特种邮票一套六枚,分别表现元杂剧《窦娥冤》(关汉卿)、元杂剧《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倩女离魂》(郑光祖)、元杂剧《墙头马上》(白朴)、元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散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被评为2014年优秀邮票。2、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古文学体裁”系列、“国学”系列第三套邮票。
3、该套邮票特约我国著名工笔画艺术家萧玉田创作,作者采用传统的绘画手法,使用矿物颜料,展现出工笔重彩细密工整、敷色艳丽的特点。
4、画面设计使用古版画,还原元曲的本质。
设计形式典雅而大方,有着传统中国画的装裱意韵,彷如六幅绢本淡彩中轴条幅,天头宽、地头窄,天头题写的文字和画面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将中国风的传统形式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5、采用雕刻缩微文字工艺将元曲全文印制在邮票周边,借助专用点读笔点触邮票,可欣赏到元曲词曲的音频(音源提供:中国唱片总公司)。扫描二维码,可欣赏元曲词曲音频。
另制作四方连邮票折:成品规格115毫米×165毫米,面值35.60元,发行30万本。专用于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四方连邮票折设计者:夏竞秋。
五、2018年9月8日发行《诗经》特种邮票1套6枚
中国邮政于2018年9月8日发行《诗经》特种邮票1套6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
《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秦风·无衣》《小雅·鹿鸣》《小雅·鹤鸣》《鲁颂·马冋》,全套邮票面值8.90元。
1、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古文学体裁”系列、“国学”系列第四套邮票。
2、作为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的延续,该套邮票采用套票版张设计形式,扫描边饰二维码,可欣赏《诗经》全文诵读。
诵读音频源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诗经风物图典》。
3、邮票采用传统工笔手法,虚实相间,艺术化地渲染了诗歌意境。
4、邮票设计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高云,由北京邮票厂胶雕套印工艺印制。
五、2025年5月31日发行《楚辞》特种邮票1套6枚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几乎每个中国文学领域和各种不同体裁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地“嵌”有《楚辞》的身影,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的滋养。
它不仅对我国文学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更是将屈原的求索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绵延不断的血脉之中,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上下求索之路的精神典范。
经国家邮政局审定,原计划于2025年4月23日发行的《楚辞》特种邮票,调整为5月31日发行。
《楚辞》特种邮票1套6枚,邮票图案名称为: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 更壹志兮;
独耿介而不随兮 愿慕先圣之遗教。
该套邮票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将经典语言与当代审美相融合,将工笔与写意、高远与平远等创作手法相结合,邮票画面构图舒适,设色典雅,虚实相间,意境崇高,通过色调对比,把握设计节奏起伏,使整套票充盈着旋律的韵味与楚文化的意涵。
该套邮票由高云设计,李金薇编辑。
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古文学体裁”系列、“国学”系列第五套邮票。
第一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出自《离骚》,大意为只要是我崇尚和追求的真善美,即使为之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画面中人物身着一袭红衣,迎风前行,艺术化地表现了诗人在诽谤放逐中的自守、理想破灭时的自持,其中包含着他对高洁美德的坚守,更体现着诗人不屈不挠、纵死不悔的信念和决心。
第二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离骚》,大意为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探寻。
画面中云雾和光线巧妙结合,充满神奇与浪漫的色彩,描绘了诗人执着不懈的进取精神。
第三枚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出自《九歌·国殇》,大意为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有誓死不屈的精神。
画面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要色彩,呼应楚国漆器多用黑红二色搭配,狼烟蔽日、相互扶持,表现了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
第四枚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出自《天问》,大意为远古开始的情形,是谁把它传给后代?天地还没有形成,根据什么考察出来?
画面以深蓝紫色为主色调,展现出深沉而神秘的视觉效果,寓意对天地人生、自然生命的探索永无止境,表现出诗人追求真理、不懈追求理想的探索精神。
第五枚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出自《九章·橘颂》,大意为橘啊,你这天地间的嘉美之树,生下来就适应这方水土。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托物言志,以橘树象征眷恋故土、忠于祖国、坚韧不拔的爱国情感。
第六枚
“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出自《九辩》,大意为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
画面中松柏长青傲骨铮铮、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高山仰止追慕先人,表达了对先贤的尊崇。
作者:柯汝
本文为驿路邮缘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柯汝,历史专业本科(史学学士)、法律本科、民商法研究生毕业。
自幼酷爱集邮,历经风雨痴心不改。
多年潜心学习文化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将偶得付诸邮票研究,以独到之视角解读邮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