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临沂桃园中学举办的“心育共同体”培训中,授课的心理学专家通过情境模拟,生动再现家庭教育中的冲突场景,参与角色扮演的家长代表深切体验到负面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强烈冲击。
“破解青少年成长困局需要构建协同治理矩阵”河东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河东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史运涛指出,“青少年发展问题呈现多因性、复杂性特征,突出表现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多维领域,我们正通过课程载体创新、家校社联动机制建设等举措,着力打造三位一体的全环境育人生态。”
心理辅导站,协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2021年,河东区组建了全市首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积极构建“行政主导、专业指导、校家社医共育”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该区每年坚持开展“积极心理校园行”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探索“1+N”区校联动心育活动新模式。其中“1”是指一个区级示范活动,“N”是指多项校级活动。这些活动围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筛查、绿色转介通道建设等工作全面展开,全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全域覆盖、互联互补、协同共建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心理辅导站还研发《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解读》《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等课程,把课程送到学校、社区和老百姓的心坎里。近五年,已为2500余人次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心理辅导服务,本学年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3000余节、专题讲座1136场次。
馆校联盟,唱响沂蒙精神红色教育
“战斗即将打响,我党地下交通员究竟把城防图藏在了哪里?下面就请同学们大显身手,破解密码,帮助部队取得战斗胜利。”这样的情景化课程,是河东区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针对10岁至18岁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专门研发推出的山东首个以剧本推理、角色扮演为主题的沉浸式红色教育课堂《淬火成钢》的一个场景。
河东区的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实践基地等部门和单位,突出课程浸润、课堂培育、活动体验、多元评价,探索形成了“五驱动+五融合”的沂蒙精神传承路径,构建具有鲜明沂蒙烙印的新时代思政体系。
馆校合作,活化资源,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入接受红色教育,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样的活动在中小学生和家长中“圈粉”无数。
家庭教育指导站,助力青少年幸福成长
2023年5月,河东区教体局联合区妇联、区法院、区关工委等部门,联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协调机制,打造“家庭教育指导站”,开设“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为未成年人提供常态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织牢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助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家庭教育公益课程全区建立“点单”机制,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社区家长通过微信群接龙按需“点单”,数据汇总分析后精准“接单”授课,为广大家长提供免费的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河东区还统筹协调16个区级部门,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14处,开辟专门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大讲堂,目前已连续开展57期,师生及家长参与达到222万余人次,被评为市级最佳志愿宣讲项目。
通过“校+医”“校+馆”“校+法”等跨领域合作,河东区构建了系统的全环境育人生态,破解单一主体育人局限,为区域教育治理提供范式与样本。
声明
本文来 源于临沂市河东区。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