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援引美国媒体近日报道,披露俄乌冲突爆发两个月后,在位于德国威斯巴登的美国驻欧洲与非洲陆军总部,美乌两国的军事和情报官员展开密切合作,共同策划了乌军的反攻。报道称,美国情报收集工作既指导了全局作战战略,又向前线的乌克兰士兵提供了精确的目标信息。这次冲突可以说是美俄代理人战争的重演,不仅帮助了乌克兰人,也为美国提供了未来战争的教训。
特朗普(资料图)
据美国媒体披露,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仅仅两个月后,位于德国威斯巴登的美国驻欧洲与非洲陆军总部,就成了美乌两国军事和情报官员密切合作的场所。他们在此共同谋划乌军的反攻行动,美国的情报收集工作,既为乌军制定全局作战战略出谋划策,又为身处前线的乌克兰士兵提供精确的目标信息。
自冲突伊始,美国就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从“标枪”导弹到“海马斯”火箭炮等先进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往乌克兰。可美国的介入,远不止提供武器这么简单。美国军事和情报官员深度参与到乌克兰的作战行动中,通过远程指挥以及情报支持,直接影响着乌军的一举一动。
在关键装备的使用方面,美国把控得极为严格。以“海马斯”高精度火箭炮为例,乌军每次使用该武器发动袭击,都在威斯巴登指挥部的监督之下,袭击目标也仅限于美方提供的坐标,甚至乌军执行打击任务,还需得到美军的批准授权。不仅如此,美国还授权并帮助乌克兰开发、制造和部署海上无人艇部队,用于袭击俄罗斯黑海舰队。
据相关消息透露,五角大楼2023年泄露的机密文件显示,美国与北约在乌克兰部署了超过150名军事人员,他们直接指挥乌军行动,还为乌军春季反攻精心制定详细作战地图。这些都表明,美国对俄乌冲突的介入,早已突破了单纯军援的界限。
特朗普(资料图)
再把目光投向2022年4月中旬,当时,乌克兰海军在与美国官员进行例行情报共享通话时,发现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在美国确认目标后,乌克兰发射导弹将其击沉。这一事件,既反映出美乌在冲突初期存在分歧,也从侧面展现出美国在情报支持方面对乌克兰的关键作用。
随着冲突的持续推进,美乌双方在作战策略等方面逐渐产生分歧,信任也随之瓦解。乌克兰觉得美国不愿采取必要措施助其取得胜利,而美国则认为乌克兰没有竭尽全力。比如,美方主张乌军集中力量进攻南部重镇梅利托波尔,切断克里米亚的俄军补给线,可泽连斯基出于政治考量,希望在当年9月联合国大会演讲前展示战果,指示提前发动对赫尔松的攻势,推翻了原计划。
此外,在2023年的反攻计划上,五角大楼担心贸然进攻会让乌军损失惨重,建议花更多时间巩固防线,可乌克兰方面对反攻前景异常乐观,双方意见不合。后来,西尔斯基认为巴赫穆特是“士气之战”,争取更多资源,泽连斯基力挺他,将原定用于南部主攻的5个旅和大量弹药调往巴赫穆特,导致南部主攻部队力量不足,进展缓慢。
面对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种种行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有着清醒的认识。普京曾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再犯过度信任西方的错误,西方的行为前后不一,总是试图愚弄俄罗斯。在普京看来,美国试图通过支持乌克兰,削弱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巩固北约东扩成果,强化对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权。
普京(资料图)
俄罗斯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方面,俄军加大了对美援武器的打击力度,试图削弱乌军的外部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与中国、印度等国的合作,以减轻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
如今,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深度介入的内幕逐渐曝光,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行为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场冲突背后的大国博弈愈发激烈,而冲突的走向,因美国的深度介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美国的这些做法,无疑让地区局势变得更为复杂难测,世界正密切关注着后续的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