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射雕三部曲》之后,金庸并没有江郎才尽。相反,金庸继续发挥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以真实的北宋作为蓝图,撰写了另一部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武侠巨作,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剧情跌宕起伏、人物跃然纸上,因而横空出世以来被翻拍了多次,其中以TVB版的《天龙八部》最深入人心,被无数网友奉为经典之作。
但是,由于《天龙八部》出场人物之多,加之一口气涌现了段誉、虚竹、萧峰三位主角,因此很多网友都不了解萧峰的真实实力。
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即:一僧二挂三老四绝。
什么是“一僧”?一僧自然就是藏经阁的扫地僧,他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修为以及超凡入圣的武功,荣登天龙第一高手宝座。
“二挂”指的是段誉和虚竹,他们二人机缘巧合之下邂逅奇遇,一个练成北冥神功,吸走了诸多好手的内力,得了一个“内力震古烁今”的评价。另一个则误打误撞成了逍遥派的传人,先是得了无崖子的毕生功力,后来又在西夏国的冰窖里得了李秋水、天山童姥的内力。
由于段誉、虚竹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仿佛开挂一般,加上段誉虚竹的武功相差无几,这就有了“二挂”之称。
“三老”指的是无崖子、李秋水和天山童姥,他们三人都是逍遥派的弟子,又都是几近百岁的老人,因而有了“三老”之称。
“四绝”便是萧峰、萧远山、鸠摩智和慕容博。
在网络上,一些网友认为四绝的武功不相伯仲。
乍看之下,“一僧二挂三老四绝”朗朗上口,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细分析却会发现萧峰的排名极具争议。
首先,萧峰的的确确不像段誉、虚竹那般不是捡到神功秘籍,就是遇到了传功前辈,他是踏踏实实地修炼,认认真真地浴血奋战。
其次,金庸没有讲清楚萧峰的内功是什么,以至于很容易低估萧峰的真实实力。
这也难怪,段誉的内力以北冥神功为根基,还在天龙的末尾吸走了鸠摩智的毕生内力。而虚竹则是得了逍遥三老的内力,内功修为达到了近三百年的功力。
就算萧峰自幼修持,他的内功如何能与段誉、虚竹媲美比肩?
不过读者们会不经意地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实战经验。
先看段誉,他练成了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和六脉神剑三大神功,可谓是攻守兼备、所向披靡,可在与慕容复的较量之中,段誉虽击败过慕容复,也有被慕容复突袭吓得手足无措之时。
段誉的武功为何忽强忽弱?自然与实战经验有关。
再看虚竹,他得了逍遥三老的内力,又练成了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生死符等外功。然而在少室山一役里,虚竹斗了半天都无法拿下丁春秋。直到梅兰竹菊出言提醒,虚竹这才化酒为冰,降服了不可一世的春秋老怪。
有趣的是,段誉、虚竹在雁门关还有与萧峰交手的经历。
那时段誉、虚竹在雁门关擒住了辽帝耶律洪基。远处的萧峰见状立时飞身而来。
原来萧峰曾和耶律洪基结拜过,他不愿耶律洪基落在段誉虚竹手里。
原文写道,萧峰双掌齐出,一掌拍向段誉,一掌拍向虚竹。段誉虚竹各自大喊一声,只能举掌相抵。掌风激荡之下,萧峰已顺势将耶律洪基拉了过去。
你瞧,段誉、虚竹明明举掌与萧峰有接触,可一个没有触发北冥神功,另一个则没有凭借浑厚的内力反震,倒是被萧峰顺势拉走了耶律洪基。
如此看来,金庸虽没有讲明萧峰的内功是什么,但笔者可以认定萧峰必是修炼了少林寺的《易筋经》,否则为何平淡无奇的一招到了萧峰的手里,便能自然而然地发挥出巨大无比的威力?
这样一来,不但能解释萧峰能击退段誉、虚竹,还能解释萧峰为何能在聚贤庄仅凭一人之力,杀得几百名江湖豪杰人头乱滚、血流成河。
实际上,萧峰除了内功不俗之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即遇强则强。
这个“遇强则强”让萧峰跻身一流高手之列。
就拿藏经阁一役来说,扫地僧的三尺气墙完全就是一个被动技能,因此鸠摩智暗中发动奇袭,也无法伤扫地僧一根毫毛。
但萧峰后来发怒之时,为何却能一掌打得扫地僧肋骨断裂、口喷鲜血?这就是萧峰遇强则强的威力,即不惧对手、越战越勇。
萧峰的“遇强则强、越战越勇”让他在生死搏杀里能干掉内功更高、外功更强的对手,这也是段誉、虚竹、鸠摩智、慕容博等高手所缺乏的。
综上,不管是实战经验还是生死搏杀的意志,萧峰都当属天龙第一,因此将萧峰排在四绝是大错特错。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