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阿维塔将推进智能座舱自研。作为长安、宁德时代、华为联手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靠着华为的鸿蒙座舱,很快在智能化方面的取得优势。可如今它又是扩大自己的研发团队,又是准备往海外市场发展,难道这意味着它与华为的合作是要变了?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变了吗
虽说阿维塔在大力搞自研,但它与华为的合作并没有减弱。反而在股权、技术、营销这几方面绑得更紧了。相信各位也有了解,在今年3月,华为引望智能公司股权有了变化,华为占80%,阿维塔和赛力斯各持股10%,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出任副董事长,大家成了“同一船上的人”。
在技术方面,智能驾驶上阿维塔大概率会继续用华为乾崑智驾方案,营销上也共享华为的超充网络和云服务生态。2025 年 2 月,华为团队还入驻了阿维塔重庆总部,双方就第二代车型的产品定义、用户洞察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合作规模比以前更大。与其说淡化,倒不如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阿维塔自研或用于海外市场
另外,阿维塔为了布局海外市场,有望在2026年之后的一些全新车型上,搭载自研的下一代智能座舱的部署。2026年开始,阿维塔的全新产品将改为主要依托于长安汽车的SDA2.0平台开发。据阿维塔内部人士透露,这里提到的“自研”是用于海外车辆上。
所以说,阿维塔的自研并非完全抛弃华为,而是通过内部竞争的方式来寻求技术自主性,同时在核心领域继续合作。
在智能座舱领域,华为在汽车界算是公认的“标杆”,也知道阿维塔明年发力智能座舱自研的动作,难免会给大家留下不少猜想。所以,小编用威尔森高级行业分析师张一夫来做个小结。
他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讲,阿维塔发力自研并非逆势而为,而且他们也不是说全盘切换,只是逐渐替代或者是做一个内部赛马(参数丨图片)的尝试,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他表示。
阿维塔自研战略并非孤例
其实阿维塔战略转向并非孤例,像蔚来自研的NOMI、理想Mind GPT,都印证了在智能化时代,车企掌握核心技术主导权的重要性。正如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曾坦言:“车企与科技公司应从技术供应链转向生态共建。”
阿维塔的尝试,不仅能在智能座舱领域上有所突破,更能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崭露头角,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哪怕目前自研团队与华为存在差距,但随着不断发展与经验累积,未来潜力还是很大的。
汽车网评:
尽管如此,阿维塔的自研是具有前瞻性的,哪怕是海外市场,起码清楚为什么友商会大力搞自研,当然,也希望阿维塔在自研技术上能实现早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