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惊魂

司机追尾后原地报警

惨遭“二次事故”身亡

近日

北京新闻报道了一起

发生在北五环雨夜的惨烈事故

事发时,道路湿滑

一辆出租车追尾前方大货车后

原地停下


根据车内监控显示

此时,车内乘客和司机均无大碍

司机称“我都没看见他,

突然间就到跟前儿了”

据海淀交通事故科副科长介绍

这辆出租车追尾前车后

在五环路主路中间停下

没有打开双闪

紧接着就发生了第二起事故

一辆大货车从后方驶来撞向出租车

司机不幸身亡



这场事故无疑为所有道路使用者

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事实上,在北京的道路上

因未紧急撤离而引发的惨剧并非个例

男子车祸现场未撤离

从30余米高架跌落

2023年,北京昌平辛庄桥一男子车祸现场未撤离被撞飞下桥,据了解,当时两车发生事故停在最外侧车道,男子站在两车之间,突然遭遇二次事故,被后方大货车撞飞。从30余米高的高架跌落。经医护人员初步查看,男子虽意识模糊,身上多处有外伤,但生命体征基本正常。


轻微追尾后原地协商

造成两死三伤惨剧

据北京市交管局事故处饶警官介绍,此前,在北京六环路上,两辆小轿车发生轻微追尾事故,事故造成的车辆损失并不大,维修费用估计也就一千元左右。

可事故发生后,两辆车的驾乘人员共五人,竟在事故现场就赔偿问题激烈协商争论。

他们站在车行道内,完全没有意识到身边疾驰而过的车辆所带来的巨大危险。

很快,一辆超载的大货车从后方驶来,司机发现前方状况后,虽紧急制动并打方向试图停车,甚至故意刮撞中心隔离护板,但车辆依旧失控,径直撞向了正在争论的五个人和两辆车,瞬间,两人死亡,三人受伤,现场车辆严重损坏,一片狼藉,原本简单的小事故演变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人间悲剧。

一则视频

让你直观感受二次事故的可怕

这些血的教训都在警示我们

紧急撤离是交通事故发生后

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一步

发生交通事故后

如何预防二次事故?

一、车靠边车辆能移动的,应迅速将车辆移至右侧应急车道,随后打开“双闪”警示灯,在车辆后方150米以外放置警示标志。

二、人撤离无论车辆能否移动,驾乘人员都不要留着车内,也不要在高速公路上逗留,应迅速转移到护栏外的安全地带。

三、即报警驾乘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下面这些事也要注意

1、防春困春季容易发生“春困”现象,驾驶人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在行车时注意力集中,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避免疲劳驾驶;行驶过程中,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等“春困”现象,要及时停车休息。


2、雨天减速慢行春季雨水天气较多,雨后道路湿滑,轮胎附着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延长,行车时应注意观察路面,加大行车间距,减速行驶,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机动车要与道路边缘保持适当距离,选择道路中间坚实路面行驶,防止路基松软坍塌造成危险。

3、不超速十次事故九次快!作为驾驶员,要明白“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速度太快时,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要按照限速行驶,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返程途中,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停车休息的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特别是大型车辆驾驶员,千万不要硬撑!

4、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就是“生命带”,行车途中前后排司乘人员都应系好安全带,关键时刻能救命。同时,客运车辆乘务员应履行好监督职责,确保每一名乘客全程系好安全带。


5、驾乘电动车、摩托车要戴头盔驾乘电动车、摩托车要戴头盔。电动车、摩托车机动灵活但稳定性差,因此,电动车、摩托车驾乘人员要按规定佩戴合适的头盔,数据显示,佩戴高质量头盔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意外时的头部伤害。

6、酒后驾驶危害大酒后驾车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饮酒会导致驾驶人触觉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引起视觉障碍和身体疲劳,危及他人和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酒后不要驾驶车辆,包括摩托车和电动车,这是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保护。不要劝驾驶人饮酒,要阻止饮酒的驾驶人驾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