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的发展取决于当地的营商环境,而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投资者该如何分辨呢?
毕竟营商环境这四个字又不是写在脑门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如果一旦投资到营商环境不好的城市,那就真的可能血本无归了。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看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只需要看这个城市的商店招牌就行了。
如果这个城市的商店招牌是五花八门的,那么很显然,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就肯定差不了。
如果一个城市的商铺招牌全部都是统一样式的,那投资者就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从理论逻辑上来说,商铺经营的种类都是五花八门的,有卖婚纱的,有卖花圈的,卖婚纱的属于喜庆用品,肯定是大红色的招牌。
而卖花圈的属于丧葬用品,肯定是用黑白色底调,这都是普通人的常识,但是近几年以来,有些城市的所作所为,真是一遍又一遍的刷新了人们的三观。
他们不仅要求城市里面的商铺招牌是统一制式的,而且还规定了颜色,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应该是为城市服务的,而不是为城市里的这些商铺们添堵的。
三天两头的让商铺去换招牌,第一,谁给了你们这个权利?第二,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你们有什么资格对商铺的招牌指手画脚呢。
前几天的时候,河北三河市因为要求商铺更换招牌的事情被送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饱受舆论的质疑。
从网传的视频画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原本大红底色的蜜雪冰城都变成了绿色,看起来非常的诡异。
因为大家已经熟悉了蜜雪冰城红色的喜庆底调,怎么突然就变成绿色了呢?还有一家蜜雪冰城,甚至改成了深灰色,看起来也是非常的不着调。
按照三河市城管局工作人员的说法,这是按照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门头牌匾底色除红色、蓝色、黑色以外,都可以。
看到这样的说法,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首先,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可以管理市容市貌,对于那些占道违规经营的摊贩,可以展开执法。
但是凭什么要求商铺更换门头牌匾,而且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还规定了有哪些颜色不能使用?
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地的城管工作人员表示,上面的文件还没有下来,下面只是先行整改。
要知道我们是一个法制社会,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依法行事,尤其是身为执法者,更要依法执法。
上面的文件都没有,下面凭什么要求整改呢?表面上看是积极工作,实际上,没有任何文件依据,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就平白无故的要求商户们更换门头的牌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有记者致电了三河市政府工作人员,结果工作人员声称没有听说过,没有下达过这样的指示,也没有这样的文件。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那么城管的这种做法又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希望专业人士给我们科普一下。
这件事情被传到网上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成为舆论的热点话题,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随着舆论在网上持续发酵,这件事情已经在全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全网的舆论似乎都在质疑三河城管工作人员要求换门头牌匾的事情。
就在刚刚,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原本按照城管工作人员要求改为深灰色或者是绿色的蜜雪冰城门头的牌匾又换成了红色。
从网传的视频画面可以清晰的看到,牌匾确实已经换成了原来的红色底调,而工作人员也已经证实,确实换回来了,至于为什么会换回来,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透露。
一位来自海南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影响太坏了,这样的主管领导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建议相关部门专项调查严肃处理。
一位来自黑龙江的网友在评论区吐槽,如今的商户们本来就在苦苦支撑了,大环境不好,还要这样折腾商户,浪费商户的流动资金,难道不应该追究责任吗?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荒唐至极,荒唐太荒唐了,很多律师都公开发声质疑,这样的做法与法不符,与理不合,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拍板做的这个决定呢?
一位来自河北的网友在评论区吐槽,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就屡禁不止,沧州火车站丧葬一条街的事情刚过去没多久,三河又上来了。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对商户的招牌紧盯着不放,有这些时间,有这些精力的话,不如去改善一下当地的营商环境。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