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是一家和乐融融的场合,然而在河南开封的农村小院里,31岁的香香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边哭边喊:

“还过个屁年!我就是贱,我打烂我的脸!”。



她的老父亲呆坐在床边,身上沾满粪便,眼神空洞,这一幕,成了让无数网友破防的导火索。

这大过年的,为什么这一家人被屎尿包围?这种近乎撕裂的家庭到底还有多少?

孝道的枷锁,当亲情变成一场双向折磨

香香的故事,要从16年前说起,当时父亲因脑溢血失能,生活无法自理,屎尿失控、暴躁易怒。



母亲早年离家,爷爷奶奶相继离世,香香辍学、嫁人,带着父亲和妹妹住进婆家。

每天天不亮,她就要铲屎、换尿布、擦洗身体,再面对父亲无休止的咒骂和推搡。

16年如一日,她的青春被锁在父亲的屎尿堆里,脸上早没了30岁该有的光鲜。



那天,她刚给父亲换上干净衣服,转身几分钟,老人就把大便糊满墙角、床单。



香香彻底崩了,她觉得自己像个永动机,永远陷在屎堆里无法自拔。

这话太朴实了,朴实到真实生活就是这样的,但偏偏香香的名字是香香,谁能想到她每天面对的是臭臭的屎尿?

香香的困境,是中国式孝道最撕裂的写照。

父亲失智后,她试过送养老院、请保姆,但百善孝为先的枷锁让她退缩了。

护工不会像她这么尽心的,可这份尽心,换来的却是父亲的暴力推搡和辱骂。

失能老人往往是越照顾越折腾,有人故意弄脏床单测试子女耐心,有人日夜咒骂宣泄病痛,有医生曾经直言:

“每个失能老人背后,都有一个隐形的焦虑病人。”

再有就是,老人失智,是根本无法理解女儿的付出的,香香崩溃时,父亲只会惊恐地拉扯她,却不懂她为何痛苦。

这其实是4500万失能家庭的共同困局,父母靠本能活着,子女靠责任硬撑,双方都得不到情绪价值,只剩日复一日的生存。

4500万失能家庭的困境

有人说香香卖惨,但她却说,“我需要钱,也需要情绪出口”,她靠着拍短视频,给家里添了洗衣机、空调,甚至买了车。

可评论区里,更多人却是哭着共鸣:“我也快撑不住了。”

失能老人家庭面临三重暴击,一是经济压力苦不堪言,护工费、尿不湿、医疗开支,掏空了家底。

二是子女的精力被榨干,他们几乎24小时贴身照顾,连睡觉都要睁只眼。

三是社会支持太缺失了,养老院床位紧缺,专业护理机构价格高昂。



面对困局,有人选择摆烂了,更多人像香香一样边崩溃边自愈,但光靠个人硬扛,终究不是办法。

从香香看来,她婆家还算较好,香香的丈夫外出打工,婆婆帮忙带孩子,妹妹婚后也开始分担了压力。

这种全家接力的模式,让香香可以有空拍短视频,做点自己的事情。

但很多人并不像香香这样,4500万失能家庭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帮助,社会急需完善养老支持体系。

例如推广社区护理站、培训专业护工、提供喘息服务,这可以让家属短暂休息。

我们的国家才刚刚进入老龄化,很多对老人的关怀并不完善,但是近几年国家在逐步推出“银发”经济,让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要破除孝道绑架

孝顺不该是论迹不论心的苦刑,送养老院不等于不孝,请护工不等于冷血,就像香香对女儿说的:

“将来别像我这样,这么狼狈地活着。”

这句话,才是对生命尊严最清醒的认知。

香香的父亲是失能父亲,他乱拉乱尿,口出恶语,之所以香香不离开父亲,除了孝道,还有一个原因。

他的父亲那是病,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没办法和一个病人置气

但中国依然有很多家庭,或者说大部分家庭,家人根本没有病,家庭关系却依然紧张,甚至面临的比香香满地屎尿的困境还惨。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在断亲,他们觉得亲情让他们内耗,对许多人来说,春节团圆不是温馨,而是渡劫。

中国式亲情,总在爱与控制间反复横跳,父母用为你好绑架子女,子女用冷暴力消极抵抗。

爱成了负担,孝道成了内耗,春节成了亲情压力测试现场,太窒息了。

所以当我们谈论孝道时,我们在害怕什么?

香香的崩溃视频下,最高赞评论是:她做了16年,已经很牛了。

是啊,久病床前无孝子,能坚持的人,早该被允许不体面。

当我们为香香流泪时,也是在为所有被孝道压垮的普通人发声:养老不是一家之责,而是一个社会的良心。

或许,只有当体面老去不再是奢侈品,当子女不必在孝与自我之间二选一;

这个社会才会真正变成一个有爱的社会,年轻人不会再抗拒回家过年。

-The End - 作者-李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