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兰今年刚过六十,是个利索人,干活麻利,说话直爽,一辈子操劳惯了。她的老伴叫老周,比她大三岁,性子慢悠悠,老实巴交。
他们老两口原本打算退休后去南方找小女儿住一段,换个环境,享受一下晚年。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半年前,老周的老娘——周老太,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家中摔了一跤,送医院一查,腰椎骨折不说,半边身子也瘫了,彻底不能自理了。
这一下,王玉兰懵了。
“这还怎么弄啊?咱俩都一把年纪了,你妈大小便不能自理,得二十四小时盯着,你行啊?”
老周低着头搓着手,脸色难看:“她是我妈,总不能丢到养老院吧?”
王玉兰一听就火了:“怎么就丢了?我说送去养老院,是不要她了?你看看人家养老院,专门的护理人员,专业的设备,吃喝拉撒人家都管得井井有条,总比咱俩瞎忙强吧?”
老周沉默了半晌,闷声说:“那不是家……她一辈子吃苦,就盼着老了能在家里走完最后一段路。”
王玉兰心一软,也知道老周是个孝子,可还是忍不住嘟囔:“你妈年轻时候对我可没那么好,现在我把她接回来伺候着,我这不是菩萨心肠嘛。”
最终拗不过老周,周老太就从医院接回了家。小两口把原来客房收拾出来,摆了张医用床,买了尿不湿、护理垫、轮椅,屋里还专门装了个呼叫铃,周老太一按,王玉兰这边就得起身。
刚开始几天,王玉兰还能咬牙忍着。
半夜三更刚闭上眼,老太太按铃:“小兰,我要尿尿。”
王玉兰迷迷糊糊穿着拖鞋爬起来,给她换尿不湿、擦身体、换床单,完事一看,天快亮了。
她坐在沙发上,脸色惨白:“我怎么比你这当亲儿子还累?”
可老周呢,白天看着挺积极,给老太太喂饭、揉腿,还拍胸脯说:“妈,我不嫌累,我能照顾您。”
王玉兰暗地里冷笑:“你当然不嫌累,因为累的活都我干了。”
果不其然,过了两周,老周开始“偷懒”了。不是说“我这胳膊有点疼”,就是“我眼睛花了看不清”,再不然就是装傻:“哎呀妈又拉裤子了?我去倒垃圾啊!”
倒个垃圾能消失半小时,回来就一脸无辜。
王玉兰从最初的咬牙忍,到后来的满脸疲惫,心里一点点被掏空。每天给老太太翻身三次、擦洗、换尿布,还得做三顿饭、洗衣服、拖地,日子像没尽头的苦海。
最让她气的是,老太太还不领情。
“这菜太咸了,我胃疼。”
“你给我洗头怎么不先试试水温?烫死我了。”
“你干活那么响,是不想让我睡觉吧?”
王玉兰听了差点背过气去,一肚子的火。
有一天,她边给老太太擦身子边念叨:“我说老周啊,这照顾你妈啊,不是我说,真的比带三胎还累。”
老周当时正在旁边打毛衣,一边打还一边笑:“哎呀,小兰你能干嘛,你年轻时带孩子不也熬过来了。”
王玉兰把毛巾一扔,吼了一句:“你行你上啊!”
老周被吓得一愣:“我、我……”
王玉兰一拍大腿:“行,从明儿开始你来照顾,我歇一天!”
第二天一早,王玉兰真没动手,老周一脸慌张地站在床边,看着他妈喊:“妈,来,起床了,我给你换尿布啊。”
结果,一掀开被子,扑鼻而来的味道差点让老周当场吐出来。他捂着鼻子拿尿布、湿巾、清洁液手忙脚乱,一不小心还把尿布粘反了。老太太哇哇大叫:“你想弄死我啊!”
王玉兰在门口看着,冷冷地说:“你不是说你行嘛?”
老周脸都绿了:“我这、这技术得慢慢练……”
可就这么一天,老周就受不了了。晚上他自己开了瓶白酒,边喝边嘟囔:“我妈是真难伺候,我手都洗脱皮了……”
王玉兰翻了个白眼:“这才第一天你就扛不住,我忍了俩月了。”
一个月后,老周悄悄问王玉兰:“小兰,要不……我们还是考虑养老院吧?”
王玉兰气笑了:“哟,这是谁半年前跟我拍胸脯说‘我妈我照顾’的?怎么,现在后悔了?”
老周脸通红:“我那是……我那时候还没试过啊……”
王玉兰也不是个死心眼,她知道老周也是真的尽力了,只是没料到照顾一个瘫痪老人这么复杂。
她没说话,第二天自己联系了县里的几家养老院,带着老周去实地看了几家。有一家条件不错,护理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还定期有医生巡诊。最重要的是,老人们在那儿都精神头挺好,还有人陪着打麻将、唱歌。
老周看完,叹了口气:“说实话,我妈在这儿,可能比在咱家还好。”
王玉兰点点头:“你知道就好。照顾不是光靠一腔孝心,得靠实际行动,还得有科学的方法。”
最终,老太太住进了养老院,开始时还闹情绪,说“不如死了算了”。可一个月过去,护理员细心照顾,老姐妹聊天说笑,她脸上竟也慢慢有了笑容。
王玉兰和老周每周都会去看她,带点老太太爱吃的点心。
一次看完出来,老周握着王玉兰的手说:“小兰,还是你有远见。那时候我是真不懂,现在想想,要不是你撑着,我妈哪能过得这么舒服。”
王玉兰笑着说:“你啊,以后听我话,少走弯路。”
老周点头如捣蒜:“听听听,我现在可学乖了。”
这事儿之后,王玉兰在村里出了名,谁要家里老人需要照顾,都会来问她经验。她总是一句话:“孝顺不只是感动自己,要真真切切地对老人好,还得用对方法。否则,到头来累的是自己,苦的是老人。”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以为的坚持,是一种执拗;而真正的爱,是在现实中找到最妥帖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