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4 月 9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线了 39 篇论文,其中 篇来自华人学者(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4 月 9 日,谷歌研究院Tao Tu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Towards accurat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large language models( 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精准的鉴别诊断)的研究论文 【1】 。
4 月 9 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赵平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Ultra-broadband optical amplification using nonlinear integrated waveguides( 利用非线性集成波导实现超宽带光放大)的研究论文 【2】 。
4 月 9 日,贝勒医学院Eric Y. Wang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Foundation model of neural activity predicts response to new stimulus types( 神经活动基础模型预测对新刺激类型的反应)的研究论文 【3】 。
4 月 9 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孙红文及 麻省大学邢宝山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 Leaf absorption contributes to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plants( 叶片吸收导致植物体内微塑料的积累)的研究论文 【4】 。
4 月 9 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GangFang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Phenotypic complexities of rare heterozygous neurexin-1 deletions( 罕见的神经连接蛋白-1的杂合缺失的表型复杂性)的研究论文 【5】 。
4 月 9 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旭松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Seismic imaging of a basaltic Lesser Antilles slab from ancient tectonics( 来自古构造的小安的列斯群岛玄武质板块的地震成像)的研究论文 【6】 。
4 月 9 日,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Giant electrocaloric effect in high-polar-entropy perovskite oxides( 高极化熵钙钛矿氧化物中的巨电致热效应)的研究论文 【7】 。
4 月 9 日,美国西北大学黄永刚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 non-contact wearable device for monitoring epidermal molecular flux( 一种用于监测表皮分子通量的非接触式可穿戴设备)的研究论文 【8】。
4 月 9 日, 同济大学医学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尹贻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谢志远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DNA-guided transcription factor interactions extend human gene regulatory code(DNA 引导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扩展了人类基因调控代码)的研究论文【9】。
4 月 9 日,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Xiao Zheng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Goal-specific hippocampal inhibition gates learning(目标特异性海马体抑制门控学习)的研究论文【10】。
4 月 9 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华盛顿州立大学Yong Wang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Transforming ceria into 2D clusters enhances catalytic activity( 将二氧化铈转化为二维团簇可增强催化活性)的研究论文 【11】。
4 月 9 日,中国科学院 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林杨挺、胡森, 南京大学惠鹤九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Water abundance in the lunar farside mantle( 月球背面地幔中的水丰度 )的研究论文 【12】。
4 月 9 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A Jurassic acanthocephalan illuminates the origin of thorny-headed worms( 侏罗纪棘头虫揭示棘头虫的起源)的研究论文 【13】。
4 月 9 日,浙江大学崔一卉、张翔南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Stress dynamically modulates neuronal autophagy to gate depression onset(压力 动态调节神经元自噬以控制抑郁发作)的研究论文 【14】。
4 月 9 日, 浙江大学黄飞鹤、陈志杰、华彬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Supramolecular docking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alkyl-bearing molecules( 含烷基分子的超分子对接结构测定)的研究论文 【15】。
4 月 9 日,谷歌研究院Tao Tu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Towards conversational diagnost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迈向会话式诊断人工智能)的研究论文 【16】。
4月9日, 曦智科技( Lightelligence )沈亦晨、孟怀宇、彭博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n integrated large-scale photonic accelerator with ultralow latency( 一种具有超低延迟的集成大规模光子加速器)的研究论文 【17】。
4 月 9 日,加州理工学院蔡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Spatial multi-omics reveals cell-type-specific nuclear compartments( 空间多组学揭示细胞类型特异性核区室)的研究论文 【18】。
4 月 9 日,贝勒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Zhuokun Ding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reveals general wiring rule in mouse visual cortex( 功能连接组学揭示了小鼠视觉皮层的一般连接规则)的研究论文 【19】。
论文链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69-4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24-3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29-y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31-4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64-9
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754-0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768-8
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25-2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44-z
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68-5
1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684-x
1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70-x
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30-5
1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07-4
1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33-2
1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66-7
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786-6
1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38-x
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