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后台收到一位年轻战友的留言,他说自己今年9月份就要满服役期了,很想留队转改军士,但听说竞争特别激烈,心里没底,问我该怎么办。我问他平时训练成绩怎么样,他说中等偏上,不算拔尖。我又问他有没有提前写留队申请,他说还没,想等连队通知了再说。我叹了口气,告诉他:“兄弟,你要是真想留,现在就得动起来了,再晚可能就来不及了。”


这位战友的情况不是个例。这两年,义务兵转改军士的难度越来越大,甚至比考军校还难。很多人以为只要服役期间表现不错,留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可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2025年的转改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军士编制的蛋糕就那么大,但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首先,高级军士的服役年限拉长了。十年前,三级军士长是稀罕物,二级军士长更是凤毛麟角,一级军士长简直是“兵王”级别的存在。可现在呢?师旅级单位里,一级军士长都不算罕见,二级、三级军士长更是扎堆。这些老班长们经验丰富,部队自然希望他们多干几年,可这样一来,留给新人的转改名额就少了。就像一桌饭,老班长们坐着不动,新兵想上桌,就得等别人腾位置。

其次,士官学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这些年,报考士官学校的人激增,这些学员毕业后直接进入部队,占着编制岗位,而且一干就是12年以上。他们专业对口,技能扎实,部队当然优先留用他们。这样一来,义务兵转改的名额又被分走一大块。


更关键的是,直招军士的数量也在增加。现在地方就业压力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直接入伍当军士,一进来就是中士军衔,待遇不错,发展空间也大。他们学历高,适应能力强,自然比义务兵更有优势。再加上定向培养军士的规模扩大,这些人从高考后就走上了军士培养的“快车道”,实习结束就能顺利留队,进一步挤压了义务兵的转改空间。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两征两退”政策。以前一年一次退伍,现在一年两次,退伍人数减少,转改名额自然也跟着缩水。这就好比原本有十个苹果,现在只剩下五个,想吃的人却一点没少,竞争能不激烈吗?

面对这样的形势,义务兵想成功转改军士,光靠“平时表现还行”是远远不够的。你得提前谋划,主动出击。第一步,就是尽早提交留队申请。别等连队通知了才写,那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按照惯例,9月份留队的话,8月份就得把申请交上去。申请书要写得诚恳,既要表达强烈的留队意愿,也要总结自己的训练成绩和贡献,让连队主官看到你的决心。

第二步,争取基层推荐。留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得经过连队军人大会投票。平时和战友们处好关系,训练场上多拼一点,关键时刻大家才会支持你。如果连队这一关都过不了,后面的考核再优秀也没用。

第三步,全力备战考核。体能、射击、战术、军事理论,每一项都不能拉胯。考核成绩直接决定你的排名,排名越靠前,留队的希望越大。有些战友觉得平时成绩不错,考核时掉以轻心,结果被后来者反超,后悔都来不及。

最后一步,就是耐心等待命令。考核结束后,上级会根据综合成绩和编制名额确定留队名单。这时候你能做的,就是保持心态,继续干好本职工作。毕竟,部队最看重的,还是踏实肯干的兵。

当然,如果你真的特别优秀,比如在比武竞赛中拿过名次,或者有某项专业技能特别突出,那留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部队现在最缺的就是高素质、专业化的军士人才。所以,与其抱怨名额少,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变得更不可替代。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留队这么难?难道义务兵就没有机会了吗?”其实,这种“难”恰恰反映了军队建设的进步。过去,军士队伍流动性大,专业人才短缺。现在,随着士官学校、直招军士等渠道的完善,部队有了更多稳定、专业的力量。从长远看,这对提升军队战斗力是好事。

对于义务兵来说,转改军士的难度增加,也倒逼着大家更早规划自己的军旅生涯。如果想长期服役,不妨考虑报考士官学校;如果学历够高,可以关注直招军士的政策;如果专业技能突出,就往“兵王”的方向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最后,我想对那些今年想留队的战友说:别怕难,但也别轻敌。提前准备,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组织。即使最终没能留下,两年的军旅生涯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部队的大门永远向优秀的人敞开,只要你足够努力,机会总会找到你。

毕竟,真正的军人,从来不会因为前路艰难就停下脚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