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张医生利用一点时间,讲述了一下降压药里的黄金组合方案,地平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很多朋友对这个话题都非常感兴趣,评论区里也非常热闹,其中有一条留言引起了张医生的注意,这位朋友的问题是:可不可以用缬沙坦替换厄贝沙坦?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朋友们首先要了解一点基础知识,无论是缬沙坦,还是厄贝沙坦,都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沙坦类降压药,它们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收缩,控制醛固酮分泌,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目前,此类降压药属于临床一线用药,很多朋友都在使用这类药物来控制自己的血压。
基础知识讲完了,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沙坦类降压药,厄贝沙坦和缬沙坦看似作用机制相似,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差异。张医生将从适应症、药物特性、副作用等5个维度展开对比,帮助朋友们全面理解2者的区别。
首先,从适应症方面来看,二者的适用场景有所不同,不能随意替换。厄贝沙坦的适应症更加广泛,说明书建议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肾病、心力衰竭等病人。而缬沙坦被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
由此可以看出,厄贝沙坦的疗效会更好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厄贝沙坦是唯一被明确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沙坦类药物。对于合并糖尿病、痛风或血脂异常的朋友,厄贝沙坦对代谢影响较小,可作为优先选择。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从适应症方面来看,厄贝沙坦似乎对缬沙坦形成了全面的碾压,那么,在临床上,缬沙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您真是这样想的,那就说明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要聊的第二个关键区别,二者在药物特性上有何不同?
这方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持续时间与代谢途径上的差异,厄贝沙坦的半衰期在11-15小时,这就意味着,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缬沙坦的半衰期为6-9小时,很多朋友每天需要服用两次。这提示我们,厄贝沙坦能够带来更持久的血压控制,漏服风险更低。
厄贝沙坦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的,而缬沙坦几乎不经过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型排泄,约70%通过胆道排泄,其余通过肾脏排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缬沙坦对肝脏的危害更小,更适合肝功能异常的朋友。厄贝沙坦是不受食物影响的,因此,服用起来比较方便,而缬沙坦需空腹服用,如果我们餐后服用,生物利用度会下降40%,这会严重影响它的临床疗效。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二者在副作用方面的差异,虽然同属沙坦类,但两者的副作用存在差异,厄贝沙坦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发生率约为2.5%,也可能导致心悸、神经性水肿,这些副作用比较罕见,但需警惕。缬沙坦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和腹泻,发生率约为3.8%。二者都可以引发干咳,发生率约0.8%,显著低于普利类药物。同时,二者都可以导致高钾血症,当血钾>5.5mmol/L时需要停药。
再来看一看特殊人群的用药选择,首先,张医生想重点提醒朋友们的是,所有的沙坦类药物都有导致胎儿畸形的风险,因此,孕妇选择这类药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慎重,最好不要用。由于厄贝沙坦不经过肾脏代谢,所以肾功不全的朋友不必调整剂量,而在使用缬沙坦的时候,肌酐清除率小于30的时候,需要减量。肝功能异常的朋友,建议选择缬沙坦,不要选择厄贝沙坦。
最后,我们要聊的是有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区别,这一点感兴趣的朋友并不多,但朋友们不知道的是,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患病的朋友都进入了老年,他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很多的药物,如果稍不注意,这些药物就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用药安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厄贝沙坦与华法林和利福平联合使用的时候,需要调整剂量,因为它们经过同一种酶的代谢。而缬沙坦与地高辛联合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升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朋友们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特别地注意。服用抗凝药或免疫抑制剂的朋友,要优先选择缬沙坦,以减少相互作用风险。
通过系统的对比,朋友们可以看出,这两种药物各有优劣。临床选择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合并用药及个体耐受性,才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聊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差不多讲完了,张医生最后想提醒朋友们的是,服用这两种药物期间,建议每月监测血压、每季度检查血钾和肝肾功能,当出现面部水肿或持续头晕的时候,需要立刻去医院,调整剂量的时候,必须由医生指导,我们切不可自作聪明,自行增减药量。
总的来说,这两种药物虽然同属于一类药,但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合并糖尿病肾病,血压波动幅度大,经济上有压力的朋友都可以选择厄贝沙坦,而肝功能异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时候,缬沙坦会更好一些。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