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费没交,可能摊上大事了!近日,广州、云南曲靖、四川资阳等多地接连发布“智慧停车费催缴通知”,最高欠费金额超4600元,部分车主因长期拖欠费用被起诉,甚至列入失信名单。这波操作引发热议:路边停车收费到底合不合法?欠费真能影响征信?

一、多地“亮剑”:欠费车主被公示,法院判决支持追缴

据云南曲靖师宗县公示,2024年已有46名车主因欠费被起诉,金额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法院均判决支持停车管理公司诉求。今年当地再公布25名欠费车主名单,最高欠费超4600元。类似情况在四川资阳雁江区、广州从化区等地同步上演,有车主因拒不执行判决被纳入失信名单,直接影响贷款、出行等生活权益。

“停车后系统会自动发短信提醒,但总有人拖着不交。”资阳某停车公司工作人员称,公示车牌和金额是最后通牒,若仍不缴费,只能走法律程序。


二、智慧停车普及背后:收费合法性争议未消

尽管多地以“价格杠杆治理僵尸车”“提升车位周转率”为由推行收费,但质疑声不断。2014年,31名车主曾联合申请公开各地停车位收费依据,结果超半数未获实质性回复。有律师指出,车主在合法车位停车后未缴费属于“违约”而非“违法”,不宜行政处罚。

不过,法律层面已有支持案例。例如广东鹤山,法院判决欠费车主需全额支付停车费及诉讼费用,拒不执行者将面临账户冻结、财产查封等强制措施。


三、催缴手段升级:从短信轰炸到“信用施压”

为提升缴费率,各地频出“花式催缴”

  1. 曝光车牌+金额:江门、曲靖等地定期在公众号头条公示欠费名单,心理施压效果显著;

  2. 积分奖励:江门对主动缴费车主赠送停车券,鼓励“文明停车”;

  3. 征信挂钩:武汉早在2019年就将欠费超500元、逾期半年者纳入征信系统;

  4. 包月优惠:上海闵行推出“错峰共享”套餐,既缓解刚需又减少欠费纠纷。

数据显示,江门2024年路边停车缴费率仅53.39%,超半数车主需靠催缴提醒,可见治理难度。


四、车主怎么办?专家:小事别拖成“信用污点”

“以为几十块停车费没人管,结果成了老赖!”一名被起诉的车主后悔道。法律人士提醒:

  1. 及时补缴:通过APP、扫码或公众号查询欠费,避免滞纳金累积;

  2. 异议申诉:若对计费有疑,可拨打监督电话或在线提交证据;

  3. 关注征信:一旦进入失信名单,高铁、飞机、房贷等均受限。

五、未来争议:如何平衡管理效率与车主权益?

智慧停车本是便民举措,但收费透明度、标准合理性仍是痛点。例如,江门将路段按周转率分三类收费,被指“级差定价”是否公平?上海闵行的“夜间包月”能否真正惠民?这些问题需更公开的听证与反馈机制。

结语
智慧停车时代,技术让管理更高效,但也倒逼车主重视信用“红线”。毕竟,为几千停车费赔上名誉,实在得不偿失。但是智慧停车本身是否符合群众利益恐怕又得有所商讨。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聊聊!

#智慧停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