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受邀参加冯紫英的家宴,酒席上他主动提议作的“悲愁喜乐”酒令,这个酒令,可是挺有意思。
宝玉拿起海来一气饮干,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引第二十八回)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这个酒令诵唱结合,并不容易作。以贾宝玉的酒令为例,“悲愁喜乐”四句是一部分;酒面《红豆歌》是一部分;酒底“一片梨”和“雨打梨花深闭门”收尾。只看“悲愁喜乐”四句,就能发现曹雪芹还设计了另一层寓意。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贾宝玉讲女儿的“悲愁喜乐”:“悲”的是女儿年纪已大,尚待字闺中;“愁”的是女儿不该劝教丈夫科举仕途,求官加爵;“喜”的是女儿对镜梳妆娇颜如花;“乐”的是女儿春天荡秋千时的快乐无忧。
四句酒令粗看与薛宝钗颇为类似,仿佛是贾宝玉在形容她的四种人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曹雪芹在此伏笔,将四句酒令分别对应了在座的四个男子的婚姻,一一给出影射。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以空闺女儿着急出嫁,隐喻夏金桂“错嫁”薛蟠。此句“闺”字可喻夏金桂的“桂”字。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以“停机德”,隐喻薛宝钗婚后劝贾宝玉科举仕途,致使丈夫离去后的悔恨愁绪。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以“镜中花”,隐喻花袭人外嫁蒋玉菡后,“夫唱妇随真合和”的姻缘和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写史湘云的乐天知命,以“秋”对“春”,以“秋千”表现命运动荡摇摆,以“薄”喻薄命,将史湘云的人生比作荡秋千,不断悲喜循环。此“乐”含“悲”,结合云儿对史湘云的影射,预示史湘云与冯紫英婚姻的先乐后悲。
薛宝钗作为贾宝玉的妻子,除了“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之外,冯紫英、薛蟠和蒋玉菡三人的酒令中,也各有一句说她,需要将四句酒令一一找出,才能还原薛宝钗最真实的婚姻现实。
贾宝玉的“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是交代薛宝钗之“愁”,“愁”丈夫离去的原因,为她劝学所致。
冯紫英的“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也交代薛宝钗之“愁”,“愁”的是婚后贾府就被抄家,家破人亡大难临头。
薛蟠的“女儿悲,嫁个丈夫是乌龟”,是交代薛宝钗之“悲”,“悲”的是贾宝玉离家出家,做了和尚的结果。
蒋玉菡的“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亦交代薛宝钗之“悲”,“悲”的是贾宝玉出家后一去不归,留下她余生孤独的悲苦。
四句酒令“两愁两悲”,写尽了薛宝钗的婚姻不幸。更不幸的是她心中一直背负着“悔教夫婿觅封侯”,导致“丈夫一去不回归”的悔恨。
薛宝钗在贾府谋求金玉良姻,一住八年,终究是嫁给了贾宝玉,只是等待她的,并不是美好的幸福,而是家破人亡的结局。贾宝玉在贾府抄家后,一如甄士隐抛家别妻,一去不归。对于他是顿悟,对于妻子来说,也是深重的打击。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丈夫对妻子的亏欠,也是薛宝钗一生挥之不去的愁与悲。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