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嘴皮、抠痘痘、挤黑头、抠鼻子
各种频繁抠抠
有调查发现
90%以上的人
每天都要抠鼻子
以为是发福利?
热心网友考古发现
到处抠抠,可能诱发严重后果!
32岁的宝妈吴女士(化名)生完孩子40天后,突发高烧,最高体温40℃。
面部红肿疼痛,乏力、头晕、口干、口渴,几乎吃不下去。
自服“布洛芬混悬液”后体温下降,依旧反复高热。
当地医院救治,化验检查感染指标较高,给予治疗,仍反复高热。
从发烧到治疗一周过去了,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产科。
完善检查发现,除了感染指标较高,血尿、阴道的分泌物、微生物培养未发现细菌,专科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不考虑产后相关疾病。
结合吴女士双侧面颊部、眼睑,鼻部及双耳耳廓红肿胀痛进行性加重的情况,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会诊,进行鼻窦及颞骨CT平扫检查,均未见异常。排除鼻窦炎、中耳炎等可能。
该检查的都查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反复高烧呢?
收治后,妇产医院的刘朵朵主任查房追问病史,
发现吴女士既往有慢性鼻炎病史,最近鼻子不舒服,反复频繁抠、挖鼻孔。
刘朵朵主任日常查房工作照
结合查体及各项检查排除产科相关疾病,考虑面部蜂窝织炎的可能。
再次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及药学部等多学科协作,明确诊断为面部蜂窝织炎。
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吴女士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收治入院第六天,她的颜面部及双耳耳廓红肿胀痛逐渐消退,恢复良好后出院。
第一天
第二天
第四天
第六天
什么是面部蜂窝织炎?
不想看的,略过哦!
蜂窝织炎是一种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者深部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感染,因为皮下脂肪组织的排列方式类似蜂窝,所以被称为蜂窝织炎,常见于小腿、面部、手臂等部位。
发生在面部区域的是面部蜂窝织炎,常表现为面部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症状,尽管蜂窝织炎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面部由于其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供应,尤其容易受到感染。
若未及时控制,感染可沿筋膜间隙扩散,甚至侵入血液或邻近器官(如颅内、眼眶),导致脓毒症、脑膜炎或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这下好多宝宝挖鼻孔的手
都得一哆嗦了!
不是90%的人都挖鼻孔啊,
怎么就她中招了?
首先鼻腔里有大量细菌,用不干净的手指抠挖鼻子,破坏脆弱的鼻腔黏膜,容易引发感染,导致蜂窝织炎的发生。
其次鼻子及其周围区域属于“危险三角区”,即从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这块区域血管丰富,没有静脉瓣,并与颅内血管相连,很容易引起感染扩散。
吴女士刚生完孩子,产后女性因激素波动(如雌激素下降)、免疫力下降,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易受细菌侵袭,成为该病的高危人群。
产后宝妈,这样预防哦!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高蛋白、维生素C),以增强免疫力。
▶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治疗龋齿、鼻窦炎等潜在感染灶。
▶哺乳期注意乳头皲裂护理,预防乳腺炎。
▶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总结一句话:
吃好,睡好,心态要好,
注意身体炎症,定期产后检查。
一般夏季,蚊虫叮咬后,频繁抠挠伤口,也容易造成细菌入侵,可能会引发蜂窝织炎,尤其是孩子皮肤薄这种,更容易。
还有那个90%的人
尤为要注意
爱用手挤痘痘、抠鼻子习惯的,
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
有皮肤破损、痘痘等
千万不要随意用手挤,
注意清洁和消毒。
喜欢就奖励我们一个“”、“⤴️”和“❤”呗~
专 家 介绍
刘朵朵 主任医师
西京医院工作15年,第一负责人承担陕西省社会发展领域课题《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规范化管理及胎儿镜治疗》,西京医院多学科助推项目《妊娠合并心脏病的MDT管理》,并参与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等多项多学科助推项目。承担陕西省课题1项,主编专著一部,参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和地点:
航天城院区:周三上午、周四全天
赵健 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是围产医学、妇科腔镜、妇科盆底。2014年-2015年在北京304医院进修学习妇科盆底疾病的治疗。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羊水栓塞等疾病的预防、治疗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在产科内分泌疾病、产前诊断工作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出诊时间和地点:
航天城院区:周一上午、周三全天及周六上午
来源:西安市人民医院 西安市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