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令人发指的间谍案件尘埃落定,间谍刘某因严重叛国罪行,被依法判处死刑。其作案细节的披露,让公众深刻认识到间谍活动对国家安全的巨大危害,也再次敲响了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警钟。
刘某曾身处关键涉密岗位,本应肩负起守护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却在境外势力的蛊惑下,沦为国家的罪人。境外间谍机构处心积虑,以经济利益为诱饵,许以刘某巨额财富、奢华生活以及为其家人办理移民等优厚条件,逐渐腐蚀他的意志,攻破他的心理防线。在利益的驱使下,刘某丧失了基本的国家责任感和道德底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窃取国家核心机密。
刘某的作案手段极为狡猾、隐蔽。他精心研究单位安保系统的漏洞与巡查规律,常常选择在夜深人静、安保最为薄弱的时段,如深夜或节假日,潜入机密档案室。凭借对环境的熟悉和事先准备的工具,他熟练破解一道道密码锁,使用特制的微型存储设备,将涉及国防军工、关键科技研发、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等多领域的绝密级文件悄无声息地拷贝带走。为了确保情报传递的安全,他从不使用私人常用通讯工具,而是辗转多地,利用公共网络、匿名邮箱,配合复杂的加密算法,将机密信息层层伪装后发送给境外势力。
在得知单位即将开展一项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航天工程研发计划后,刘某为了获取高额报酬,提前与境外间谍接头。在一家看似普通、人员嘈杂的咖啡馆内,他佯装与对方约会,实则通过先进的加密通讯设备,将工程的初步设计蓝图、核心技术指标、参与研发人员名单等关键信息毫无保留地传递出去。这些核心机密一旦被敌对势力掌握,我国在航天领域多年的努力与投入可能付诸东流,在国际航天竞争中也将陷入被动,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
事实上,像刘某这样的间谍案件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境外间谍机构对我国的情报渗透活动愈发猖獗。2023 年曝光的曾某某间谍案令人痛心。曾某某原本是我国某军工集团的重要涉密人员,被公派至意大利留学进修期间,美国驻意大利使馆官员塞斯主动与其结识。塞斯通过频繁组织聚餐、郊游、观赏歌剧等活动,逐渐与曾某某拉近关系,并在交往中不断向其灌输西方价值观,动摇其政治立场。待时机成熟,塞斯亮明美国中央情报局罗马站人员身份,以巨额报酬和全家赴美移民为诱饵,成功策反曾某某。此后,曾某某在回国后多次与中情局人员秘密接头,提供了大量我国核心情报,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还有郝某间谍案同样触目惊心。郝某身为我国某国家部委干部,在日本留学期满前,被美国中央情报局东京站人员李军策反。李军以帮助撰写论文、支付“稿费”等借口,先与郝某建立联系,逐步取得其信任。随后亮明身份,要求郝某回国后进入我国核心要害单位工作,并与美方签署参谍协议,接受考核和培训。郝某回国后,按照中情局要求成功进入某国家部委工作,多次与中情局人员秘密接头,出卖国家情报,沦为西方势力的“傀儡”。
4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指出,美国从未停止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还长期对盟友进行大规模的窃听、窃密。美国一边在全球范围肆无忌惮地开展间谍活动,一边却无端指责其他国家存在“间谍威胁”,这种贼喊捉贼的行径充分暴露了其霸权主义本质。美国凭借先进的电子设备,如卫星、监听基站等,对我国进行全方位信息搜集,妄图窃取我国军事、科技等重要领域的情报;同时,派遣特工伪装成各种身份,混入我国重点部门或机构周边,伺机获取关键信息,给我国国家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面对严峻的间谍活动形势,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保持高度警惕,积极维护国家安全。那么,如果我们发现间谍行为,应该如何处理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国家安全机关专门设立了 12339 举报受理电话,同时也开通了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网站(www.12339.gov.cn),公民可以通过拨打举报电话、登录网站,或者向国家安全机关投递信函、当面举报,以及通过其他国家机关或者所在单位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等多种方式,微信里搜索国家安全部公众号,就有举报受理的入口!
提供相关线索。国家安全机关会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并依法及时处理举报信息。
刘某等间谍案件的发生,警示我们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间谍行为的能力,坚决抵制境外势力的诱惑与渗透。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效防范间谍活动,守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保障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30434324
公众号:国家安全部